??
阿司匹林,是我们生活中较为常见的药物,
它在药学界被称为百年老药。
具有解热、镇痛、抗炎等作用,
而现多作为抗凝药用于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
那么,哪些患者使用阿司匹林时需要特别注意?
[有胃溃疡病史者要慎用]
阿司匹林长期易出现不良反应,
其中胃肠道反应最为常见。
阿司匹林口服可直接刺激胃粘膜,
还可抑制保护胃粘膜的前列腺素的合成,
引起胃溃疡及不易察觉的胃出血(无痛性出血)。
对于有胃溃疡病史者,
应尽量避免使用。
但若无更好的药物可以代替阿司匹林来治疗的情况下,
在服用阿司匹林时可添加护胃药如雷尼替丁、
泮托拉唑等来预防胃溃疡与胃出血的症状。
[患哮喘、花粉性鼻炎患者要慎用]
阿司匹林致使引起支气管收缩的白三烯增多而引发哮喘。
患哮喘、花粉性鼻炎、或慢性呼吸道感染(特别是过敏性症状)患者,
对其它镇痛剂、抗炎药或抗风湿药过敏者,
在使用阿司匹肠溶片有引起哮喘发作的危险,
在使用前应指导患者。
对其它物质有过敏反应如皮肤反应、瘙痒、风疹的患者同样也应在用药前咨询医生。
[正服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患者要慎用]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如强的松)诱发或加重溃疡病。
两者合用可增加溃疡发生的风险,
应尽量避免两者的合用。
如需合用,须根据病人个人情况调整好两药的剂量。
[正在服用其他抗凝药的患者要慎用]
阿司匹林可抑制血小板聚集,
与抗凝药物肝素类(肝素等)、
香豆素类(华法林等)合用时,
会增强抗凝药的抗凝效果,
应尽量避免与抗凝药的合用。
同时,阿司匹林大剂量或长期服用,
也易引起凝血障碍,加重出血倾向。
故低凝血酶原症、维生素K缺乏症者应尽量避免服用阿司匹林。
若须长期或大量服用时,
可添加维生素K来预防出血症状。
[糖尿病患者慎用]
阿司匹林可加强口服降糖药的作用,
同用时可能会引起低血糖。
[高尿酸血症患者慎用]
小剂量阿司匹林减少尿酸的排泄,
对易感者可引起痛风发作。
[儿童和青少年]
儿童和青少年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可能会发生少见的但危及生命的Reye综合征,
因此阿司匹林不可作为退热药用于儿童和青少年。
[怀孕妇女]
怀孕早期及中期时慎用拜阿司匹林。
因阿司匹林在分娩时可增加母亲和新生儿发生并发症的危险,
故妊娠最后3个月的妇女禁用拜阿司匹林。
[哺乳期妇女应慎用]
阿司匹林和它的降解产物能少量进入母乳,
哺乳期妇女应慎用。
服用大剂量时(每天超过mg)应终止哺乳。
[
严重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患者慎用
]
阿司匹林可增加这类患者出现溶血的风险。
以下患者禁用阿司匹林
1、严重肾功能、肝功能、心功能衰竭的患者。
2、正在服用甲氨蝶呤的患者。
3、对阿司匹林过敏患者。
4、急性胃肠道溃疡患者。
5、出血体质的患者。
附:阿司匹林用药的7个细节
一、阿司匹林药效,男女有别
阿司匹林药效,男女有别:
帮女性预防中风,为男人保护心脏。
阿司匹林能大大减低男性心脏病和中风发生卒的双重效果,
但对45岁—65岁的中年女性而言,
阿司匹林能帮助女性预防中风,
却不能起到预防心脏病的作用。
只有那些超过65岁的女性,
阿司匹林才有明显的双重预防效果。
服用后发生中风和心脏病的风险可分别降低30%和34%。
绝经期前,没有高血压、糖尿病或血脂异常的女性,
无需服用阿司匹林。
二、阿司匹林的应用剂量
急性心肌梗死发作早期:
尽快嚼服毫克阿司匹林,
可使患者死亡风险减少23%;
如果能与早期溶栓药合用,
可使死亡率下降40%~50%。
病情稳定后,患者应长期坚持服用阿司匹林,
每日75~毫克。
65岁以下的心房颤动患者:
如果无器质性心脏病,无高血压、
糖尿病、血脂异常,为了预防脑卒中,
可以服用阿司匹林,剂量为每日毫克。
而对于有器质性心脏病或有上述高血压等危险因素者,
阿司匹林的有效性不如新型口服抗凝药,
并且可导致较多的出血副作用。
三、高血压患者服用阿司匹林的时机
阿司匹林的副作用主要是引起出血。
对于有活动性溃疡病的患者,
可引起病情加重甚至消化道出血。
高血压患者应在通过使用降血压药物,
使血压下降至/90mmHg以下时,
再开始使用阿司匹林。
否则,如果血压未得到控制时使用阿司匹林,
可能增加脑出血的风险。
四、阿司匹林肠溶片是餐前还是餐后服?
肠溶阿司匹林有一层耐酸的包衣,
保护它顺利通过胃内酸性环境不被溶解,
到达小肠碱性环境缓慢释放吸收,
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
如在餐中或餐后服,
阿司匹林会与食物中碱性物质混合延长胃内停留时间,
释放阿司匹林药物会产生胃肠道副作用。
空腹服用可缩短胃内停留时间,
顺利到达吸收部位小肠,
建议阿司匹林肠溶片最好在空腹服用,
但是前提条件是选用肠包衣好的肠溶阿司匹林片。
五、阿司匹林是早晨还是晚上服?
有人讲,夜间血流缓慢,
易生血栓,应睡前服用阿司匹林。
又有人说,清晨是心肌梗死或脑卒中高发时段,
阿司匹林应清晨服。
实际上,这两种说法都没有科学根据。
阿司匹林对于血小板的抑制作用是不可逆性的。
虽然该药的血浆半衰期只有15~20分钟,
但其抗血小板作用却可以持续7~10天,
即血小板的整个生命周期。
从此角度来讲,
每天任何时间服用阿司匹林的作用都是相同的。
如果夜间血压高,难以控制,
需用多种降血压药物时,
可将其中一种降压药物放在睡前服,
并同时服用阿司匹林,
这在一定程度上可加强降血压的作用。
六、时刻牢记阿司匹林的出血风险
低剂量阿司匹林长期应用也可致食管、小肠、结直肠的损伤,
发生溃疡、出血、肠腔狭窄和穿孔。
出血症状包括:
呕出鲜红血(上消化道出血)、呕血呈暗红色(上消化道出血减缓或停止)以及黑便(肠道出血)等。
出现这些症状应立即就医。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还可引起皮下出血。
患者表现为皮肤青紫或有出血点,
甚至牙龈出血或鼻出血,老年女性尤为常见。
由于阿司匹林具有抗凝血作用,
会使手术出血风险加大。
这些应引起广泛的重视。
阿司匹林服药后12个月内为消化道损伤的多发阶段,
3个月时达高峰。
应提醒患者每1~3个月定期检查粪便潜血及血常规。
一旦出现白细胞、血小板计数下降或血红蛋白降低应即停药。
另外,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还能引起中毒。
主要表现为头痛、眩晕、恶心、呕吐、耳鸣、听力和视力减退等症状。
七、阿司匹林抵抗
阿司匹林抵抗,
是指一些一直坚持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发生了脑卒中或心肌梗死。这种现象引起了学术界的和研究兴趣。
但至今很难界定哪个患者的确存在“抵抗”。
不少学者认为,与其称这种现象为“抵抗”,不如称之为“无效”。
不可因为这一不能明确界定的现象导致需用阿司匹林的心血管高危患者对使用阿司匹林产生怀疑和用药的延迟。
德国一位药理学专家说过,
一个需要服用阿司匹林的病人,
如果因为担心“阿司匹林抵抗”而拒绝服用阿司匹林,
那才是最明确的“阿司匹林抵抗”。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治疗白癜风疗效最好医院中科获品牌影响力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ohdqi.com/zcmbyy/11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