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在阿尔卡迪亚大酒店,由聊城市脑卒中质量控制中心主办、医院医院承办的“心脑健康中国行·聊城站暨江北水城脑血管病高峰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副主任、原卫生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王陇德院士,山东省医学会秘书长张林教授,医院院长李新钢教授,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系主任马冠生教授,聊城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刘德勇,医院主要领导马胜军,医院院长王继跃,一起按下启动球,标志着我市脑卒中急救地图正式发布。来自北京、上海、河北、河南以及省内各地市神经内外科医务工作者余人到会。
开幕式后,医院院长李新钢教授、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系主任马冠生教授等一批国内知名专家带来了精彩的学术讲座,与广大医务工作者一起对脑血管病治疗领域的新技术、新理念进行了探讨。
这真的是一份救命地图
脑卒中又称脑血管病,包括出血性脑血管病和缺血性脑血管病,即俗称的脑出血、脑梗死、脑供血不足、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病的特点是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因此,对脑卒中的及时救治十分重要。
卒中救治是一场“生死时速”,大脑一旦缺血,脑细胞会以每分钟万个的速度死亡。因此,脑卒中急救每提早一分钟,就可能多挽救万个脑细胞。而救治宜在4.5小时内,有完善的脑卒医院可以在患者到院后1小时内完成溶栓治疗,溶栓时间越早,获益越大,3小时内获益最大。然而,我国只有不到2%的卒中患者接受了溶栓治疗。因此聊城市这份卒中急救地图将是广大患者的“救命地图指南”,广大群众可通过地图清晰明了地找到身边得到专业医院、权威卒中医生,得到最及时、最精准、最高效的救治。
卒中急救地图是在国家脑防委领导下,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统一平台的原则,帮助患者及家属快速识别卒中早期症状,及时拨打;帮助急诊医生开展一站式卒中急救,旨在逐步建立起以患者为中心的区域一体化卒中救治网络。经过申请与审核,全市第一批拟纳入卒中急救地图的单位共有12家,分别为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等。
卒中急救地图由市级卫生计生委委托区域内具有急性医院、院前急救等系统及公共和政府的相关机构和资源等共同完成建设。卒中急救地图致力于实现“三个1小时”的急救时间窗,即发病到呼救不超过1小时、院前转运不超过1小时、入院到给药不超过1小时,能让卒中病人在最短的时间内由专业的急救人员精确识别,并快速送到医院进行规范救治。
聊城市脑卒中急救地图建设是聊城市年卒中防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依托国家高级卒中中心——医院医院,打造聊城市急性脑卒中无缝救治体系,提升聊城市脑卒中综合防治水平。
脑卒中防治,任重道远
脑卒中防治有多么重要?在启动仪式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副主任、原卫生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王陇德院士说,脑卒中一旦发生,如果治疗不及时,往往“非死即残”,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而且,脑卒中发病年轻化趋势明显,已经成为重大医学和社会公共卫生问题,如果对卒中的危险因素不予以有效防控、院前院中救治意识不加强、科普支持宣传不能到位,脑卒中将继续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
年,原卫生部启动了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医院和高级卒中中心为骨干的防治网络体系。年起,遴选北京、上海等第一批脑卒医院,这是试点探索。年5月,正式启动了高级卒中中心建设工作。医院医院作为国家卫计委首批全国高级卒中中心之一,为脑卒中患者搭建了急救绿色通道,患者发病后,可就近就医。医院整合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内部资源,成立了脑系科,组成专业技术团队,多学科联合开展了动脉瘤栓塞、动脉溶栓取栓等技术项目。此外,聊城市医院与周边近30家医疗机构建立脑卒中防治联盟,形成冀鲁豫边区急性脑卒中3小时黄金救治圈。
脑卒中防治,离不开制度支持。6月14日,聊城市脑卒中质量控制中心成立,并召开了第一次工作会议。会议集体讨论了《医院卒中中心建设规范和标准》《聊城市急性脑卒中1小时救治圈和卒中急救地图发布实施方案》。下一步质控中心将对全市各二级卒中中心建设情况进行摸底,组织专家组对脑卒中病历、绿色通道流程及脑卒中护理等进行详细的检查,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基层医务人员的专业培训等工作。该中心的成立将有利医院卒中中心建设的工作指导和监管力度,医院脑卒中中心建设的规范和流程,落实相关诊疗指南和技术操作规范,加强脑卒中诊疗工作的质量和控制、评估,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该中心成立后,医院医院将发挥中心引领带动作用,为群众提供最及时、最精准的救治服务。
聊城日报鞠圣娇
赞赏
长按中科白癜风专家寒假会诊白癜风治疗医院哪家最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ohdqi.com/zcmbyy/117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