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高血压反应定义为,在发病24小时内间隔5分钟的2次记录收缩压升高>/mmHg或舒张压升高>90mmHg。超过60%急性缺血性卒中病人在发病24小时内有急性高血压反应,表现为血压升高超过正常值或发病前水平。世界范围每年有一千五百万卒中病人,预计会有一千万病人有急性高血压反应。急性缺血性卒中伴发急性高血压反应的原因还不清楚。大多数认为与脑血管事件应激、颅内压增高、血浆儿茶酚按增多、住院压力、膀胱充盈、恶心、疼痛和对缺氧的生理反应有关。当然,部分患者可能是由于未被发现或处理不当的慢性高血压。
对于急性高血压反应如何处理,临床上是个难题。大幅的血压升高显然是有害的,可能会导致脑部病变、肾功能不全或心脏并发症。但是如果采取降压治疗,控制不好造成血压显著降低也是不利的,低灌注可能会导致已有的缺血性脑损伤进一步恶化,也会导致更差的预后,如死亡或残疾。在这之间可能存在一个理想的血压目标,但是这一理想的血压目标还没有被科学确定,它可能取决于卒中的亚型及病人特有的合并症。目前并不推荐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采取激进的降压治疗。根据AHA/ASA在年达成的共识,当收缩压>mmHg或者舒张压>mmHg时可采取降压治疗(如果有其他需要降压的情况,如心肌缺血、主动脉夹层或心力衰竭,这个阈值需要修改)。
1.降压药物选择:谨慎而个体化推荐静脉注射拉贝洛尔或其他短效抗高血压药物。第一个24小时,要谨慎地降低15%-25%。药物的选择应个体化,并没有一个最佳的治疗药物(见下)。
拉贝洛尔a.作用机制: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b.用量:5~20mg/15min,直到mg;c.起始作用时间:5~10min;d.半衰期:3~6h;e.副作用:头昏、胃肠道不适、疲乏、体位性低血压;f.注意事项:哮喘和急性左心衰患者禁用。
肼屈嗪a.作用机制:舒张血管平滑肌;b.用量:5~20mg/15min;c.起始作用时间:10~20min;d.半衰期:1~4h;e.副作用:心动过速、面潮红、头痛、呕吐、心绞痛加重;f.注意事项:用于子痫患者。
硝普钠a.作用机制:释放NO舒张血管;b.用量:0.2~10ug/kg/min;c.起始作用时间:数秒内;d.半衰期:2~5min;e.副作用:恶心、呕吐、焦躁不安、肌肉抽搐、出汗、鸡皮疙瘩(如果血压下降过快)、硫氰酸盐样、氰化物样毒性作用;f.注意事项:颅内压增高或氮质血症病人谨慎使用。
硝酸甘油a.作用机制:释放NO舒张血管;b.用量:20~40ug/min;c.起始作用时间:3~5min;d.半衰期:1~2min;e.副作用:头痛、心动过速、恶心、呕吐、焦虑、不安、肌肉抽搐、心悸、高铁血红蛋白症、长期使用耐受性;f.注意事项:适用于心肌缺血、心脏衰竭。
Nitropaste(经皮硝酸甘油膏)a.作用机制:释放NO舒张血管;b.用量:0.2~0.4mg/h;c.起始作用时间:1~2min;d.半衰期:3~5min;e.副作用:头痛、心动过速、恶心、呕吐、焦虑、不安、肌肉抽搐、心悸、高铁血红蛋白症、长期使用耐受性;f.注意事项:适用于心肌缺血、心脏衰竭。
尼卡地平a.作用机制:钙通道阻滞剂;b.用量:5~15mg/h;c.起始作用时间:5~10min;d.半衰期:0.5~4h;e.副作用:心动过速、面潮红、头痛、局部静脉炎;f.注意事项:心肌缺血或急性心衰患者谨慎使用。艾司洛尔a.作用机制:β受体阻滞剂;b.用量:首次ug/kg,接着25~ug/kg/min;c.起始作用时间:5min;d.半衰期:9min;e.副作用:低血压、恶心;f.注意事项:适用于主动脉夹层、围手术期。
依那普利a.作用机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b.用量:1.25~5mg/6h;c.起始作用时间:15min;d.半衰期:1~4h;e.副作用:高肾素状态血压迅速降低;f.注意事项:急性心肌梗死和急性左心衰患者谨慎使用。
2.rt-PA溶栓期间血压的管理
在进行rt-PA溶栓之前,血压应控制在/mmHg以下。一旦病人接受了rt-PA静脉溶栓,血压必须控制在/mmHg以下,从而使颅内出血的风险最小化,具体血压管理如下。
rt-PA治疗之前,血压应控制在/mmHg以下:a.拉贝洛尔10-20mg静注,1-2min后可重复一次;b.尼卡地平静滴5mg/h,每10-15min滴率增加2.5mg/h,最大不超过15mg/h;c.适当时候可以考虑肼屈嗪、依那普利等;d.如果血压无法控制在/mmHg以下,不进行rt-PA静脉溶栓。
rt-PA治疗期间和治疗后,维持血压≤/mmHg:a.rt-PA治疗同时开始监测血压,最初2h,每15min一次;然后6h,每30min一次;然后16h,每1h一次;b.如果收缩压-mmHg或者舒张压-mmHg,拉贝洛尔10mg静注,然后连续静脉滴注,2-8mg/min,或尼卡地平5mg/h静脉滴注,每10-15min滴率增加2.5mg/h,最大不超过15mg/h;c.血压不能控制或舒张压>mmHg,考虑静脉滴注硝普钠。
注意事项患者在卒中前使用的口服抗高血压药物可以暂时停用(或者减量以避免抗高血压戒断综合征,特别是β阻滞剂),以避免造成血压的剧烈下降。重新开始服用的时间应个体化,根据病人及卒中不同的特点,目前没有一个理想时间。尽管如此,在大多数病例中,卒中发作24~48小时后重新开始服用是合理的,因为24小时后缺血半暗带开始恢复。还需要考虑的一点是,许多急性缺血性卒中病人入院时有血管内容量不足。早期识别脱水很重要,因为它可能导致生理性高血压或低血压,又或是一个血压的急剧下降作为对使用抗高血压药物的回应。脱水病人在使用抗高血压药物之前进行补液有助于对后期治疗可控。综上所述,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降压治疗需谨慎且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做到安全可控。一般来说,发病后一周或病人神经系统病情稳定后可开始更积极的血压控制,长期的血压控制是预防卒中复发的关键。
江西南昌最好网络营销公司H5建站风靡建站行业 微企点自助建站成行业典范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ohdqi.com/zcmbyy/1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