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怎么能治好 http://pf.39.net/bdfyy/bdfzd/180411/6159813.html
很多人都听说过“脑溢血”、“脑梗塞”、“脑血栓”等病,但是,对这些病的具体症状和病因并不清楚。其实,这些病统称为“脑卒中”。那么,脑卒中的病因有哪些?如如何预防脑卒中?
什么是脑卒中?
脑卒中,中医称中风,是大脑的血管突然破裂出血或堵塞造成的大脑缺血、缺氧。脑卒中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两大类,前者就是通常说的“脑出血”或“脑溢血”,多表现为剧烈头痛、呕吐甚至昏迷不醒等症状;后者更多见,又叫“脑梗塞”、“脑血栓”或“脑栓塞”,常见症状包括:突发一侧肢体无力或麻木、一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反应迟钝、失去平衡、吞咽困难、言语困难、意识障碍或抽搐等。脑卒中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包括脑血栓、脑出血等,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和复发率高等“四高”特点。动脉硬化是其主要病因,病人多为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但近年来二三十岁年轻患者日益增多,最年轻的病人仅只有7岁,是老年人致死率、致残率最高的一种疾病。根据统计,中国每年发生脑中风病人达万。发病率高达/10万。现幸存中风病人万,其中万病人不同程度丧失劳动力和生活不能自理。致残率高达75%。中国每年中风病人死亡万。国内有学者在对临床资料分析后发现,在门诊就诊的脑卒中患者中,约40%为复发病例,25-33%的脑卒中患者将在3-5年内再次发作。一旦发生,往往让患者和家人措手不及。年,第三次全国死因调查显示,脑卒中致死率排名第一,高达22.45%。
脑卒中的病因有哪些?
有很多因素或疾病与脑卒中初次发作或复发有密切关系,称为“卒中危险因素”。卒中的危险因素很多,其中高龄、种族、脑卒中家族史等,为不可控制的危险因素;而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吸烟、卒中或一过性脑缺血发作史等,属于可以控制的危险因素。
1.高血压高血压是脑卒中最常见而又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治疗高血压可以降低脑卒中的发生。成年人每年至少要检查一次血压。2.糖尿病糖尿病不仅可以诱发、加速脑动脉粥样硬化,还可通过多个途径使脑血管血栓、栓塞的危险性增加。因此,要定期检查血糖。3.心脏病许多心脏疾病可能导致卒中,如房颤、心肌梗死、左心室肥厚等。医生通过脉搏触诊和心脏听诊,可以初步了解是否有心律失常。通过心电图或超声心动图检查,能进一步明确诊断。4.吸烟与不吸烟者相比,吸烟者脑卒中危险增加2倍。5.动脉粥样硬化或脑血管病史有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者,可造成颈动脉管腔狭窄或硬化斑块脱落,导致脑卒中。有过卒中或一过性脑缺血发作史者,再次发生卒中的风险明显增高。6.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本身是缺血性中风分类的一个类型,也可以是脑梗塞的先兆或前区症状,应及时治疗。7.血液流变学紊乱全血黏度增加时脑血流量下降,其中红细胞比积增高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增高是缺血性中风的主要危险因素。8.年龄和性别年龄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的危险因素,粥样硬化程度随年龄增高而增加。50岁以上随着年龄增加中风发病率亦有增加,但青中年中风发病者亦有增加,不可忽视。
脑卒中怎样预防?
1.抗栓治疗针对已经形成的血栓要进行积极的抗栓治疗,以降低因为栓子脱落到来的脑卒中问题。2.控制血压和体重血压和体重都是造成脑卒中的诱因,所以,控制很重要。在这一点上,很多人并不在乎,其实很危险。3.控制糖尿病、膳食调整糖尿病容易使动脉硬化,而引起脑卒中。因此,把住入口关很重要,在这一点上也没有引起高危人群的重视。4.降低胆固醇、戒烟、开展支架及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前两者对脑卒中的形成推波助澜,一旦控制不住,支架及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是降低风险的最好选择。5.健康教育对于还没有发生明显问题的人群,参加有益的健康教育是获取预防保健知识的首选。6.体育锻炼、定期查体其可以增加体质,减少疾病的发生。定期查体也是一个预防或早期发现问题的关键,这一点,现代人越来越意识到了,但还是有一部分人没有认识到查体的重要性,而延误了病情,这一点千万不要掉以轻心,重治轻防要不得。
突发脑卒中怎么办?
1.一旦发生卒中征兆,要迅速恢复冷静,拨打,医院治疗。牢记“时间就是生命”,千万不要有“休息一下可能就好了”的想法,后者只会耽误诊治,失去最好的治疗时机。2.切忌仰卧位,头应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口腔内异物,如呕吐物、假牙等,保持呼吸道通畅。3.切忌自行服药,没有确诊前随意用药可能会加重病情。由神经科医生进行评估和治疗,在医生指导下吃药、随访。
斗虎屯镇中心卫生院
急救-8780
公共卫生服务-
预防接种-
欢迎您随时致电
祝您健康
更多
详情
敬请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ohdqi.com/zcmbyy/13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