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及年轻化,近年来发病率已经占到慢性病的50%左右。因此脑卒中的筛查与防治也被列为国家医改重大专项。为了促进徐淮地区脑卒中筛查防治的推广与应用。11月29日,徐医附院举办了第一届脑卒中论坛,本届论坛也是徐医附院推行医疗资源共享的又一重要举措。它不仅搭建了一个沟通平台,还邀请了众多专家指导授课、展示当前国际最先进的各种卒中治疗新技术、新理念和新动态。
1脑卒中发病率逐年上升
徐医附院为徐海医院
我国脑卒中发病率正以每年8.7%的速度上升,占慢性病发病率的50%左右,已成为我国居民第一位的死亡原因,并且呈年轻化趋势,严重危害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显著降低其生活质量,对家庭及社会造成沉重负担,防控形势十分严峻。但专家表示,这种严重的疾病是可以被预防和控制的。
面对脑卒中严峻的防控形势,年国家启动了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目的是通过5-10年的筛查和干预,建立并完善规范的脑卒中筛查和干预体系,使我国的脑卒中发病率出现拐点,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目前,已经建立起了覆盖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家“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医院。
年12月,徐医附院被卫生部授予“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这在我市尚属首家;年5月,在中国脑卒中大会上,徐医附院再获国家卫计委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医院”称号。
徐医附院常务副院长顾玉明表示,徐医附院作为全国综合实力较强的脑卒中筛查医院,同时也是江苏省唯一的脑卒中筛查数据集中处理中心,成为“医院”,是淮海经济区唯一一家,这表明徐医附院脑卒中预防和诊疗技术都走在了区域前列。
2三年累计筛查脑卒中数万人次
“脑卒中的后遗症致残率较高,因此早期的筛查干预以及治疗后的康复就显得尤为重要。预防到位发病率就会下降,早期康复介入会提高患者自理能力。”顾院长说,医院以来,徐医附院率先开展了对徐州市及周边地区脑卒中的高危人群进行筛查及防治,并建立脑卒中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的绿色通道。目前已建立筛查网点8个,涉及2个县区7个乡镇,覆盖人口50余万,共进行3次筛查,平均每年筛查的人数在以上,三年累计筛查2万人次以上。
与零散的筛查不同,他们主要采取整体区域筛查,如一个乡镇40岁以上的人群全部筛查,筛查后对高危人群进行干预。根据筛查结果显示,徐州的脑卒高危人群发病比例基本与国家相同。对于这类高危人群,医院从前期的干预到后期的康复都进行了跟踪随访和治疗。
据悉,徐医附院已设有脑卒中专家门诊、脑卒中单元病房,对所有的脑卒中高危人群及患者进行登记建档,建立信息化平台。其目的是将患者的资料纳入信息化管理,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系统化的、规范化的诊断和治疗、康复,有效地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改进病人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时间和花费,有利于住院病人出院后的管理和社区管理,为患者以后看病查询资料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也便于医护人员对患者的病情将跟踪随访。
3名医荟萃论道“卒中”交流经验
顾院长表示,通过前三年的工作积累,徐州地区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干预总结了一定经验,并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成果。此次举办首届脑卒中论坛,也是对三年来工作的一个总结,并对下一步如何开展脑卒中筛查防治提出新的思路。
此次论坛邀请了国家、省、市卫计委的领导,医院神经外科张东教授、首都医院超声诊断科华扬教授、医院康复医学中心励建安教授等多名国内脑卒中方面的权威专家进行讲座。
论坛分为四个分会场:神经外科、神经内科、介入科、康复科。各科相关专家进行了数十场专题讲座,并与参加论坛的周边省市基层医疗机构的医务工作者进行交流讨论脑卒中治疗干预的经验,同时传递新技术、新理念和新动态。
与会专家表示,脑卒中的筛查与预防医院的水平,医院、医院等基层医务工作者的医疗水平,提高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更好推进脑卒中防治。
此外,脑卒中的筛医院一批人是不够的,还需要一批机构一批医务工作者,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形成高层和基层相结合的体制,使脑卒中的防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徐医附院首届脑卒中论坛将对徐淮地区的脑卒中筛查与预防的推广起到重要作用,同时为下一步推进慢性病综合防治工作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据悉,徐医附院第一届脑卒中论坛,将进一步促进徐州及淮海经济区内脑卒中筛查防治干预的技术推广和应用,让更多的老百姓在基层医疗机构就能够得到及时的脑卒中筛查干预和康复治疗。
下一步,徐医附院将通过脑卒中筛查病例进行大数据分析,采取分级预防,加强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作力度,促进徐州和淮海经济区脑卒中筛查、治疗、康复水平再上新台阶,为徐淮地区的广大群众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
4康复应与防、治并重成为三大支柱之一
据了解,脑卒中,俗称“中风”,包括脑梗死和脑出血,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及经济负担重的特点。脑卒中首次发病者约30%死亡,70%的生存者遗留偏瘫、失语等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残疾。
“预防主要通过筛查,而治疗后减少致残率,提高自理能力关键还得靠康复。目前很多患者往往忽视康复治疗,认为可以自然康复,实际上这是一个误区。”国际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学会主席、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医院康复医学中心励建安教授表示,脑卒中不只是防治,而应该是防、治、康。脑卒中的康复问题。康复也不仅仅体现在脑的恢复稳定期,还体现在康复早期。脑卒中发病以后,除了超声、介入、手术、溶栓等临床治疗外,也应该包括早期康复的治疗。之所以说早期康复重要,是因为康复介入可以预防很多并发症的发生,同时也可以把恢复期缩短,不至于耽误重要的恢复机会。因此脑卒中的康复应与防、治并重成为三大支柱之一。
5康复治疗可使50%患者恢复到生活自理
“脑卒中”患者,康复早期如何介入?励建安教授举例,众所周知,身体直立可以让血流加快,平躺使血流减慢。血液又粘又慢就会形成血栓,因此,平躺使脑卒中的发病几率增加。这也是为什么脑血栓和心梗的发病时间通常在凌晨的原因。
励教授指出:“脑卒中患者切不可平卧,正确地做法是把床的头部摇高到30°到60°就可以了,这就是早期康复治疗介入,操作非常简单,不管是护士还是家属都可以操作,无需技术含量。另外,对于偏瘫患者尽管一半肢体不灵活,但另一半是健康的,在有意识且没有吞咽障碍的情况下,完全可以让患者自己吃饭,刷牙、洗脸、梳头等做力所能及的事,从而提高患者自理能力,也可以改善患者的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临床治疗之后,很多脑卒中患者都没有进入到康复治疗阶段,他们通常认为治疗完就是治愈,或者认为康复也治疗不好,干脆就不治了。
“康复是一个持续医疗的过程,早期康复介入将会使医疗效果提升一步。因此合理的康复医疗,可以使脑卒中患者得到很好的恢复。”励建安表示,如果患者认知能力尚好,能够配合治疗,大部分患者可以恢复到70%以上,甚至完全恢复,可以行走。超过50%的患者可以达到生活自理,还有一部分患者能够恢复到可以正常工作。
6康复治疗应从床边开始干预
“康复治疗是一项综合、系统、规范的治疗,涵盖脑卒中、脑外伤、脊髓损伤、周围神经损伤等神经系统的康复,以及骨折、骨关节疾病(包括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肥胖、老年疾病等也是我们康复的对象。”据徐医附院康复医学科主任项洁介绍,徐医附院康复科目前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临床综合性科室,设有病房治疗部、门诊治疗部两部分,配备有功能评定室、物理治疗室、作业治疗室、言语治疗室、骨关节治疗室、针灸推拿室、支具和矫形器室、心理咨询等。治疗室面积多平方米,设备投入余万,引进了国内外多项先进设备如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系统、四肢联动康复训练器等。
康复大厅
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
“脑卒中是主要致残疾病之一,患者生存质量的高低取决于瘫痪肢体功能恢复的程度。康复治疗的早期介入可以减少病人恢复期所发生的并发症问题。因此越早进行康复训练,患者功能恢复越好。”项主任表示,重视康复治疗,应该引起脑卒中患者家属的重视,在神经内、外科住院时就开始干预。徐医附院康复医学科配有物理治疗师、作业治疗师针对患者的肢体的功能损伤程度进行评价,进行肢体的功能锻炼、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及患者的出院指导;言语治疗师对语言、吞咽障碍的患者进行系统的评估、治疗和训练;心理治疗师为脑卒中患者创建全方位的心理辅助医疗模式,完成对其的心理会诊、检查以及心理治疗和疏导。
项主任表示,目前,康复科多张床位非常紧张,未来早期康复还将进入医院,利用医院资源对患者进行干预。而徐医附院今后将会加强与基层和周边医疗机构的合作,在多方面进行医疗技术指导和环境改善。
如有任何健康问题,请拨打徐医附院健康
?:-
聚焦新医改
政策详情
北京市中科医院好不好卡泊三醇软膏价格是多少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ohdqi.com/zcmbyy/98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