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冻疮防治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a_8595986.html他山之石可攻玉,中德专家畅谈卒中康复建设,助更多患者回归社会!脑卒中是临床最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病死率的危害。脑卒中后患者往往会遗留偏瘫、失语、认知功能障碍等后遗症,甚至丧失生活自理能力,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卒中康复是经循证医学证实的对降低致残率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有效的康复训练能够减轻患者功能上的残疾,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加速脑卒中的康复进程,降低潜在的护理费用和节约社会资源。然而,遗憾的是,目前中国的卒中康复管理建设尚不完善,仅11.5%的患者在卒中后1周接受康复治疗。与中国不同,德国神经康复模式拥有多年的历史,因规范程度高、效率高、强度高等特点被公认为是国际领先标准之一。疫情肆虐,学习不止。为共同推进卒中康复尽早启动,促进我国卒中康复事业的发展,勃林格殷格翰开展了线上专场会议,特邀中、德两国卒中康复领域专家,包括:
医院神经内科主任李刚教授;
勃林格殷格翰旗下霁达康复医疗负责人舒乐博教授;
霁达康复支持的SIMC康复医学科主治医师廖华医生;
霁达康复支持的SIMC康复医学科治疗师长、主管技师桑贤明治疗师。
专家们就卒中康复的前沿及热点问题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学术交流和探讨。
1
与时俱进:一探重症脑卒中的康复现状与进展
根据统计,我国每年发生脑卒中患者达万人,在现存的卒中患者中,其中万的患者不同程度丧失劳动力和生活不能自理能力,致残率高达75%。李刚教授指出,在国际上,对应疾病的3个阶段,卒中的预防也分为三级,包括发病前预防、卒中急救以及卒中康复。其中,卒中康复治疗是卒中患者回归社会与家庭的必由之路,但目前中国的卒中康复建设还相对薄弱,与发达国家相比有一定的差距。现阶段,中国的脑卒中康复治疗体系治疗采用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课题制定的急性脑血管病三级康复网。但目前选择去康复中心治疗的一般是重症卒中患者,期望通过卒中康复进行功能的恢复;而轻度卒中患者,通常不去康复中心,患者的治疗重点在于避免病情加重,防止卒中复发。针对目前的现状,李刚教授建议:脑卒中患者病情稳定后应尽早接受全面的康复治疗,在患者体力耐力和心肺功能情况许可下,适当增加训练强度是有益的;甚至在脑卒中6个月以后也不能放弃治疗,仍有进一步的康复治疗带来获益的可能性。在谈及中、德两国卒中康复治疗差异时,李刚教授分享了他在德国的学习经验,“在德国卒中康复中心,患者的治疗目标大多在于尽快回到工作岗位中,患者的治疗预期远超中国患者。这也体现了我国的康复体系在治疗目标的设定、工作的开展上与国外是有很大差异的,还有诸多方面需要提高。因此后续仍需要更多专业、严谨的康复中心出现,学习和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给卒中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结局。”
2
他山之石:德国卒中康复模式在霁达康复的应用
舒乐博教授曾参与不少德国康复机构的成立和运作,年他带着三十余年的丰富经验加入了勃林格殷格翰旗下康复品牌——霁达康复。在本次会议中,他通过远程视频的方式为我们详细介绍了德国神经康复模式的组成及其在霁达康复的应用。舒乐博教授表示:“德国神经康复是一种挽救昏迷患者并帮助其重新回到工作岗位的综合性、连贯性治疗方法。这种方法是由政府和公共卫生保险公司于90年代初期,以神经康复阶段模型为基础研发而成的。”德国神经康复模型分为阶段A、B、C、D,每个阶段是根据与功能和活动相关的脑损伤程度进行划分的。德国神经康复是一门综合学科,涉及物理治疗、物理因子治疗(即中国的理疗)、作业治疗、言语矫正法、临床语言学,神经心理学等。因为其跨学科性,所有团队成员定期进行互动,分享心得。最重要的是,德国神经康复模式以患者为中心,提倡患者是康复的主体,而不是治疗对象;患者必须积极地进行康复治疗,他们作为康复治疗团队的一员,需要积极的参与其中,实现自我恢复。图1.德国神经康复模式的组成谈及德国神经康复模式在中国的应用时,舒乐博教授表示,“霁达康复自成立以来,始终以德国神经康复模式为基础,同时引入了积累百年的治疗惯例、经验和专业知识。霁达康复融合了德国神经康复的许多特点,同时结合了中国患者的实际情况,并进一步发展,最终形成了适合中国患者的康复治疗模式,相信德国经验的引进可为更多中国卒中患者带来新希望。”
3
抢占先机:卒中康复启动越早,功能恢复成效越好
在分享卒中康复尽早启动的必要性之前,霁达康复支持的SIMC康复医学科主治医师廖华医生首先分享了一例病情稳定脑出血患者,从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转入霁达康复后的康复历程短片。可以看到通过早期的康复治疗介入,患者的功能恢复效果较好,生活实现自理,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图2.患者康复历程廖华医生表示,“目前霁达康复收治的住院患者以德国康复模式中处于PhaseC,即在日常生活中无法完全自由活动的患者为主,高达71%。采用不同评估标准对霁达康复的住院患者进行临床效果统计分析可以看到:脑卒中发病后的6个月内是康复治疗的黄金时期,在这段时间内进行康复治疗可大大提高康复效果。”图3.发病6个月内住院患者的早期巴塞尔指数(左)、FIM指数平均改善率更高(右)此外,廖华医生指出,霁达康复除了重视患者的康复效果外,还非常重视患者的安全。霁达康复自年3月成立以来,患者院内获得性压疮发生率为0、锐器伤发生率为0、院内感染发生率为0、住院患者平均跌倒率为0.76/0,远低于国际标准。随后,霁达康复支持的SIMC康复医学科治疗师长、主管技师桑贤明治疗师详细介绍了德国康复模式在霁达康复日常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桑贤明治疗师表示,“在霁达康复,我们会调动患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康复早期即教会患者如何主动参与,减少对康复医生的依赖。在病人管理方面,霁达康复秉持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开展核心团队会议、康复专案管家、患者激励、居家康复等一系列工作,全方位对患者进行长期管理,让更多的患者从卒中康复中获益。”在治疗方面,霁达康复也有着与众不同的特色,桑贤明治疗师介绍:“根据中国的文化特色、患者需求、以及治疗的趣味性,霁达康复设计开展了团体治疗、个性化情景康复定制治疗,让更多患者参与其中,学习和锻炼如何回归社会、家庭生活。在过去的1年中,霁达康复开展了多堂相关课程,并广受患者及其家属好评。”图4.霁达康复个体化情景康复和团体治疗项目相信通过这次特别的线上交流,会有越来越多的神经科医生重视早期卒中康复,也期待德国康复模式能够更好地融入中国,最大限度地减轻障碍和改善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让更多患者回归家庭,回归社会!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ohdqi.com/zcmbzl/13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