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脑是不断的再生和学习的,有无可能做“自上而下”的康复?
ScienceDaily发现脑卒中后的大脑修复机制
年,法国医生在为一名44岁法国男子的脑部做CT和核磁共振扫描后惊讶地发现,其脑室里充满了脑脊液,原本正常的脑组织由于受挤压薄得像一张纸。令人吃惊的是,这位“几乎没有大脑”的患者智商竟有75,不仅像正常人一样娶妻生子,甚至还干着政府公务员的差事。7月19日,英国著名医学权威杂志《柳叶刀》率先刊登了这起罕见病例之后,国际医学界为之震惊。弗利叶医生指出:“这个案例足以说明,脑组织可塑性非常大,在适当情况下,能够自动适应出生前或出生后的脑损伤。”来自美国马里兰州“国家人类基因组研究协会”的小儿脑部缺损科医生马克斯·明克表示:“令我感到非常惊讶的是,该患者的脑组织是如何做到与我们一般认为不可能相容的事物(脑积水)和谐共处的。也许经过数十年的缓慢变化,其大脑里的其他部分已经替代那些本应该存在的脑组织,并正常地发挥功能。”
思考???
脑的可塑性,是否可以成为我们“自上而下”的康复的基础呢?答案是肯定的!!
脑可塑性原理:
人终生具有学习能力。
人脑结构终生都可随学习和经历而改变。
神经细胞/纤维可以再生、再造。
脑科学研究成果证实:脑生理结构并非如同之前所认为的那样不可改变,而是表现出较强的可塑性,即大脑认知功能及其生理结构可通过科学的训练得到改变和增强。
所以,“运动再学习”是康复,“自上而下”的激活脑神经细胞以使其修复和再生,进行再学习,一样是康复!!
镜像治疗(mirrortherapy),最早由Ramachandran等于年介绍于世,用于康复医学实践及神经科学研究.最初应用于2种传统康复疗法难以获得满意效果的疾病——截肢后的幻肢痛与脑卒中后的偏瘫,由于疗效显著,激发了众多跟进实验,并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康复医学领域.
镜像治疗的发展和研究趋势:
从肢体康复延展到认知、言语和心理康复;
手段更倾向于融合多种技术,提高患者“沉浸感”,增强康复效果。
镜像治疗部分研究文献: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年第01期运动想象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恢复的影响。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年第07期运动想象对慢性偏瘫患者下肢功能康复中的应用研究。
《环球科学》年第12期镜像神经元,大脑中的魔镜
《心理科学进展》,Vol.17.No1,-镜像神经元系统的研究回顾及展望。
《自然杂志》30卷4期心理科学的“DNA”:镜像神经元的发现及意义。
《复杂系统复杂性科学》第4卷第2期镜像神经元系统研究视阈下心脑复杂巨系统举要。
《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治疗专业委员会作业治疗学组成立暨首届中国作业治疗论坛资料汇编》年偏瘫上肢功能训练之镜像治疗。
明思特医疗科技是脑高级康复医疗设备的供应者、服务提供者。以“镜像神经元康复训练”理论为指导,实现脑高级功能“自上而下”康复,进而“针对神经环路修复”,同时优化康复训练手段!
联系方式:
+86--
联系人:
祝先生+86-
陈先生+86-
以及本区域经销商
网址:网络编辑中科是白癜风联合诊疗中心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ohdqi.com/zcmbzz/103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