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又称“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调查显示,城乡合计脑卒中已成为我国第一位死亡原因,也是中国成年人残疾的首要原因,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和致残率高的特点。不同类型的脑卒中,其治疗方式不同,目前防治脑卒中,预防是最好的措施。你对正确的防治知识究竟了解多少?
李大妈平时热衷养生,由于听说邻居王大爷因为脑梗瘫痪在床,非常担心自己也会脑梗。医院检查,被告知血脂高和颈部血管有斑块。医生建议她吃阿司匹林及他汀治疗。大妈看到结果更着急了,血管里有垃圾还了得,西药副作用那么多,长期吃岂不是把身体都吃坏了。
适逢有保健品在小区做促销,王大妈心想保健品总比药好,狠狠心买了四个疗程。回家后就把医生开的药停了。接着又听楼下张大妈说每年输两次液,可以疏通血管、稀释血液,预防脑梗死。王大妈觉得这是也个好办法,自己颈部不是有斑块吗?正好用药水冲冲,应该可以冲掉一些。血脂高,多输点液,让血液变稀,血脂不就下来了。
大家觉得李大妈的做法正确吗?
真能起到防止卒中的作用吗?
平时防治脑卒中的误区还有哪些?
01
保健品可以预防、治疗脑卒中?
目前市场上针对脑卒中保健品可谓种类众多,有国内的也有国外的,价格从几十元到几千元不等。看看宣传单均有神奇的效果。而这琳琅满目的保健品究竟能不能作用呢?
老人们讳疾忌医,怕吃了西药有依赖性、有副作用,又担心脑卒中。平时子女工作忙,缺少陪伴,有这些想法无人倾诉。
保健品商家正是抓住了老人的这种心理,定期上门、进社区推销,一面夸大西药的副作用,一面夸大保健品的疗效。有许多像李大妈一样的老人把一生省吃俭用省下的积蓄花在了保健品上。
长海卒中管理中心郑重提醒大家:保健品不能代替药物预防和治疗脑卒中!
02
定期输液可以降低脑卒中的发生风险吗?
像李大妈一样,许多老年人深信定期输液“疏通血管”、“稀释血液”来预防脑卒中的理念。尤其在患者行头颅CT检查,被告知“腔梗”后,更是每年,每半年,医院要求输活血药来预防脑卒中。这种情况在一、二级院普遍存在。但是输液真的能预防脑卒中吗?
答案是否定的,首先与目前还没有中药与脑卒中预防的大型研究。其次预防脑卒中要根据不同患者的病因进行个体化治疗。第三输液会增加心脏负担,可能诱发心衰。第四输液的疗效持续时间短,无法起到长期预防的效果。输液根本不可能达到冲掉斑块的效果。
03
西药副作用大,不能长期服用;中药没有副作用,应该长期吃中药?
国人普遍认为中药没有副作用的思想根深蒂固,殊不知中药本身就分为小毒、中毒和大毒。大数据来说话,在全国16医院的药物性肝损害病例中,中草药占致病因素的20%,3医院的数据表明超过一半的药肝跟中药有关,急性肝衰竭的主要病因竟然也是中草药。俗话说是药三分毒,一些百姓眼中西药宛若洪水猛兽,常常因为担心出血肝功能异常等自行停药。
但是药物是把双刃剑,比如阿司匹林是有引起出血的风险,但它可以有效预防血栓的形成,而且随着药物的改良和新型药物的研制,副作用也相应减少。如我们选用肠溶阿司匹林可以大大减少对胃部的刺激。再比如阿托伐他汀可能影响肝功能,但经过大规模的双盲临床研究发现,这种不良反应只出现在少数患者身上,而且停药后多可以缓解。
知己知彼百战不怠,了解副作用,在医生的帮助下选择适合自己的药物,尽可能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发生后的解决方案。同时要牢记,保健品不能代替药物预防和治疗脑卒中。
04
年轻人不会脑卒中?
现在很多年轻人吸烟多、饮酒多、熬夜多、久坐不动,爱吃甜食、油炸食品等,引起血管动脉硬化、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继而引发脑梗死。可以说是“30岁的人,60岁的血管”。而年轻人多半没有预防脑卒中的意识,觉得自己年轻,平时也没有不舒服,况且自己的身体自己知道,不会出什么大问题。殊不知卒中的风险症状正在靠近。
目前我国脑卒中患者和高风险人群均具有年轻化的趋势。脑卒中患者中40-64岁劳动力人群占50%;筛查出的脑卒中高危人群中,40-64的劳动力人群更是高达占60%以上。
因此,脑卒中不容轻视,年轻人甚至儿童都有可能会发生脑卒中!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白癜风能不能治疗好北京多长时间治疗白癜风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ohdqi.com/zcmbzz/11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