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白癫疯办法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nzhm/130903/4249431.html
脑卒中功能障碍的表现
1.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表现为偏身感觉障碍、一侧视野缺失(偏盲)和偏身运动障碍;
2.交流功能障碍:表现为失语、构音障碍等;
3.认知功能障碍:表现为记忆力障碍、注意力障碍、思维能力障碍、失认等;
4.心理障碍:表现为焦虑、抑郁等;
5.其他功能障碍:如吞咽困难、二便失禁、性功能障碍等。
早期康复治疗的意义
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整体治疗的效果和重要性已被国际公认。但由于人们认识的不足,很多患者错过了康复治疗的最佳时机。脑卒中患者功能障碍的恢复主要发生在病后6个月内,尤其是前3个月内最为重要,康复治疗在脑卒中发病的前3个月效果也最好。
早期系统康复治疗的患者,约70%-80%可独立活动,65%-70%日常生活活动可以自理,有的患者甚至完全恢复或只有轻度障碍,约只有10%的患者留有严重残疾。早期康复治疗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残疾,脑卒中患者在发病的半年之内,是肢体功能恢复的最佳时期,切不可错过。
早期康复治疗的理论基础和机制
脑的可塑性理论和大脑功能重组理论是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康复治疗的重要理论基础,二者主要通过神经突触的可塑性和运动再学习来实现。
脑卒中后早期康复治疗可以通过大脑皮质传递神经冲动,促使大脑潜伏通路和突触的启用,最终使临近失神经支配的组织重新获得支配,从而实现靠近损伤部位大脑皮质的功能重组。
此外,早期康复治疗可以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脑组织缺血、缺氧状态,挽救缺血半暗带,对于脑功能重组具有重要意义。
早期康复治疗的目的
1.促进受损大脑的功能重组
早期康复训练可增加感觉信息的输入,促进神经侧枝循环和神经轴突突触联系的建立,使受损大脑半球的功能重塑及重组。康复训练越早、越充分,受损大脑功能恢复的越明显。
2.防止废用综合征和误用综合征
①废用综合征:因患者活动量不足或各种刺激减少引起的肌肉萎缩、关节挛缩、肺部感染、褥疮、深静脉血栓、便秘、肺功能下降、体位性低血压、智力减退等一系列征候群。
②误用综合征:指错误的运动/治疗方式造成人为的征候群。如,因不合理用力所致韧带、肌腱和肌肉的损伤,骨关节变形,痉挛状态的增强,强肌和弱肌不平衡加剧,以及形成“划圈”步态和上肢“挎篮”状、肩痛、肩关节半脱位等。早期开始正确的康复训练,可完全或部分预防这种异常表现的发生。
3.防止肢体痉挛产生
适当的肌肉张力是维持正常活动所必须,过低或过高(痉挛)的肌张力均会影响肢体的正常活动,其最终结果就是上肢以屈肌占优势,下肢以伸肌占优势的痉挛模式,严重影响上下肢功能的恢复。故康复治疗应在痉挛状态未产生前开始。
4.维持心肺及循环功能,并为以后的系统康复打下基础。
5.显著提高疗效,缩短康复时间,降低致残率。
早期康复治疗的时机
脑卒中患者应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及早开始康复训练。目前,康复医学专家普遍认为,只要急性脑卒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神经系统症状不再进展,24小时后即可开始以运动为主的康复治疗。
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的方法
早期康复治疗方法包括:良肢位的摆放,关节活动度训练,动作转移训练,适度的主动、被动运动及基本的ADL训练,必要的床边语言、吞咽、构音训练、心理支持等。
综合康复治疗:
各种康复治疗方法和技术对脑卒中功能的恢复均有帮助,但单独使用效果欠佳,因此临床工作中均采用早期综合康复训练。
常用的综合康复治疗方法主要有:常规康复技术与神经肌肉电刺激结合、现代康复技术与针灸结合、早期康复治疗和心理治疗结合、早期康复治疗与辅助技术结合。
早期康复治疗的影响因素
影响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效果的因素很多。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是影响康复疗效的最主要因素,脑组织损伤越重,神经功能缺损越重,运动功能的恢复越困难。年龄也是影响脑卒中康复疗效的重要因素,患者的年龄越小,机体素质越好,恢复程度越高。
脑卒中的康复目标
脑卒中的康复目标分为三步:恢复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社会参与能力。
据不完全统计,80%的脑卒中患者经过早期康复可以恢复行走能力或者使用手杖辅助即可实现步行功能;近50%的患者通过早期康复治疗可以恢复手的功能,及早而全面的康复能极大的减少脑卒中的再发,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个体化康复治疗方案
脑卒中后早期康复治疗对于恢复患者肢体功能,改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要根据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情况、年龄、康复训练耐受情况等制定个体化康复治疗方案,选择合适的时机、康复治疗方法和训练强度,循序渐进地开展康复治疗,以促进脑卒中患者各项功能最大限度的恢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ohdqi.com/zcmbzz/13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