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读
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特点。我国脑卒中的患病率为.8/10万左右,其中缺血性卒中占77.8%,死亡率高达30%,患病人数超过万人,存活者中约3/4不同程度地丧失劳动力。脑卒中1年复发率为8%~12%,5年复发率为29.3%。
前沿解读
——分分钟带您了解缺血预适应训练
关于“缺血预适应训练”
缺血预适应训练,指反复短暂的心肌缺血对心肌产生保护作用,使心肌对更长时间缺血的耐受性增强。
是指机体部分器官(如上肢)在受到短暂的、可逆性缺血缺氧刺激后,通过诱导缺血器官以外的其他脏器(如心脏、大脑、肝脏、肾)对随后发生的严重或致命的缺血缺氧产生保护作用。
“缺血预适应训练”适应人群
①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的人群;
②吸烟、酗酒、生活不规律的人群;
③有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等疾病的人群;
④有脑血栓、脑梗塞、脑中风等疾病的人群;
⑤精神压力大、缺乏运动等人群。
本期热点
——脑卒中,这些“雷区”不要踩!
常见误区1:脑卒中是突然的
在脑卒中发病前往往有许多先兆,比如,脑卒中发病前大多会有一次到多次的短暂脑缺血发作,表现为:突然发生的单眼或双眼看不清东西,面部或单侧肢体麻木、无力,说话不流利,剧烈头痛等症状,一般发作仅持续几分钟便消失,容易被病人及家属忽略。
如果一旦出现上述先兆症状,常常预示着脑卒中可能会来临,医院求治,千万不可延误时间!
常见误区2:我还年轻,不会得卒中
脑卒中并非中老年人的专利,很多数据表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被脑卒中侵袭。我国脑卒中的发病平均年龄是66岁,但是小于45岁的患者已接近全部患者的1/5,这个比例还是很大的。
部分年轻人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如熬夜、抽烟、喝酒、过度劳累、肥胖、高脂高糖饮食等生活方式都会使脑卒中在年轻人中高发。
常见误区3:血压没问题,卒中不用提
很多人都知道高血压患者容易得脑卒中,高血压是脑出血和脑梗死的非常重要的危险因素,但却不是唯一的危险因素。
脑动脉硬化病人由于脑血管管腔变得狭窄,以及先天发育不良等其他一些危险因素的存在,即使血压正常或偏低也同样会得脑卒中,只是发病的几率要比高血压患者少很多。
另外,血压过低时,血管不能正常扩张,血液循环减少,会致脑血管发生痉挛,也有可能引发缺血性脑卒中。
常见误区4:动脉筛查=脑卒中筛查
脑卒中筛查是一个综合的过程,脑血管、颈动脉等检查只是其中的部分,是否发病还需要看它是否有其他的危险因素,比如凝血机制的异常、免疫功能的异常等。颈动脉有斑块不一定会发生脑卒中。
同样,脑血管检查没问题,也并不意味着不会得卒中。有统计显示,1/5的脑血管病其实来自心脏,比如说房颤,和血管毫无关系。所以脑血管筛查正常,并不意味着你不会患脑血管病。
常见误区5:脑卒中康复要靠「养」
正规的康复治疗训练开始得越早,康复效果越好。一般来说,脑梗塞患者只要神志清楚、生命体征稳定,病情不再进展,48小时后即可进行康复训练。
大多数的脑出血患者的康复治疗在病情稳定的前提下,7天~14天就可以进行了。而静养不仅影响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的恢复,而且很容易造成废用综合征。
医患互联
——疑问医答
01
网友“完美的大粉条”提问:
女,68岁,近一个月每天早起时感觉后脑勺疼,可能是什么原因?
专家解答:
引起后脑勺疼痛的原因有很多,如果是一过性的,应该没有太大问题;如果是持续的,或者伴随恶心呕吐、肢体麻木等症状的话,医院就诊。
02
网友“平安喜乐”提问:
您好,我母亲患有脑卒中,过几天就出院了,饮食上需要注意什么吗?
专家解答:
建议低盐饮食,如果血糖高,也应低糖饮食;若血脂高,那就避免油炸、油腻的食物。适当多补充一些维生素,多吃一些高蛋白质的饮食,比如瘦肉、鸡蛋等等。
特别鸣谢
本期权威嘉宾:李晓秋
李晓秋
医院
神经内科三病区主任
副主任医师
神经病学医学博士
硕士研究生导师
辽宁省脑血管病临床协同创新联盟秘书长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分会神经感染学组委员
中国卒中学会脑健康分会委员
中国卒中学会全科医学委员
从事专业:脑血管病、帕金森及肌张力障碍性疾病。
敬请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ohdqi.com/zcmbzz/14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