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高危非致残性脑血管病的“CHANCE”抗血小板治疗方案是由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医院常务副院长王拥军团队首创。
来源:新华网、北京日报
“在高危非致残性脑血管病发病后24小时的“时间窗”内,启动中低剂量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双靶点联合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短程应用21天,可使高危脑血管病90天复发风险相对下降32%,且不增加出血的副作用。”以上就是“CHANCE”方案。
11月4日,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宣布,由中国学者王拥军团队首创的针对高危非致残性脑血管病的“CHANCE”抗血小板治疗方案,被美国《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管理指南(更新版)》作为最高级别证据(IA)向全球推荐。
王拥军教授首次提出了“高危非致残性脑血管病”疾病概念,并将次人群定义为我国脑血管病疾病防控的最佳窗口人群。然而,针对此类患者,国际上曾开展过多项针对血栓形成不同靶点的抗血小板治疗研究,但均因效果不佳或增加出血风险而宣告失败。
据了解,脑血管病是全球第二大致死性疾病,我国第一大致死性疾病,具有高发病、高死亡、高复发和高致残的特点,其中超过半数的脑血管病患者为“高危非致残性脑血管病”,即症状虽未致残,却高危易复发,一旦复发可导致严重残疾甚至死亡。
王拥军教授介绍,按照我国脑血管病流行病学数据推算,“CHANCE”方案在国内应用6年来,已累积减少86万例脑血管病复发病例,节约了患者直接住院的高昂花费。这个全新的疗法之所以取名“CHANCE”,王拥军说,“这是希望能为脑血管病患者在困境中寻找一个机会。”
在不久前,美国卒中学会《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管理指南》将“CHANCE”方案作为一条最高级别的治疗证据向全球推荐,确定了“CHANCE”方案是防止高危非致残性脑血管病复发的最佳治疗方法,并全面采纳了“CHANCE”方案中的用药方案。至此,中国、英国、加拿大和美国四大全球公认的脑血管病管理指南,全部将“CHANCE”方案列为最高级别证据,向全球推荐。目前,“CHANCE”方案已成为全球高危非致残性脑血管病治疗的国际金标准。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即刻报名参加第13医院院长年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ohdqi.com/zcmbzz/14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