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些皮炎医院好 http://m.39.net/pf/a_4648924.html
寂静的夜空,突然被担架车的车轮声划破,内三科值班的医生高学松主治医师正在病房忙碌着,凭经验知道来了一位急诊病人,于是他和赵鹏、李欣护士立即三步并作两步跑了出去。只见患者左侧肢体全瘫,软绵绵地躺在担架车上。经询问病史,本患者发病1.5小时,神经内科大夫的敏锐感提示有脑血栓的可能,立即启动溶栓流程。与时间赛跑,与死神搏斗,紧张而忙碌的抢救夜晚开始了……
首先,高学松医师对患者进行了整体的评估。患者入院血压/90mmHg,神志清,言语不流利,左侧中枢性面舌瘫,左上下肢肌力0级,左侧偏身痛温觉减退,NIHSS评分11分,MRS评级5级,入院初步拟诊为脑梗死,符合溶栓指症,于是立即启动溶栓应急预案。
按照溶栓的流程,首先值班护士立即完成生命体征的测量与体重评估,迅速建立两条肘正中静脉通路,输注生理盐水,溶栓检验项目由护士抽取血标本凝血、血常规、血糖送化验室,急查心电图,给予吸氧、心电监护仪。
与此同时,高学松医生已完成神经科的查体,开具了头颅CT检查。因为溶栓的治疗要求快速、准确而又详细,所有这些操作要求在10分钟之内完成。为节省时间,高学松医生亲自带患者行脑CT检查,在CT检查室当场获取患者了的影像资料,所有的这些在15分钟内完成。回到病房后第一时间获取患者化验结果,结合患者查体综合分析患者溶栓的适应症、禁忌症,从而判断该患者适合溶栓治疗。
与此同时,护士已在15分钟内完成了心电监护、吸氧、及药物rt-PA的准备。经过高学松医生和赵鹏护士的紧密配合,本患者DNT时间(从患者入院到溶栓开始时间)仅为35分钟,为我院开展溶栓工作以来时间最短的一次,为抢救患者缩短了时间,增加了患者溶栓的成功率。
夜色渐渐深了,但高学松和赵鹏、李欣的汗还在不停地流,心还在悬着,一刻也不能放松。随着溶栓药物的滴入,他们几个守在患者的床旁,密切注意着患者的变化,每5分钟测一次血压,每10分钟查一次肌力。在溶栓20分钟的时候,患者自觉左手能动了,左腿能蜷了,脸上慢慢露出喜悦的笑容。此时高学松医生又对患者进行了详细的查体,发现患者的左上下肢肌力已达4级,NIHSS评分7分,溶栓初见成效。但他们知道仍不能掉以轻心,因为目前患者病情不稳定,很可能有反复。
随着时针的转动,患者病情逐渐好转。东方的鱼肚已泛白,经过一个不眠之夜的守候,患者肢体活动自如,提示溶栓成功!高大夫、赵鹏、李欣护士紧张的神经放松了,疲惫的脸上露出了会心的微笑。经过近几日治疗,目前患者仅有轻微的面瘫,肢体功能基本恢复正常,行走自如。目前患者NIHSS评分1分,mRS评级1级。患者及及家属非常感激,说真是太惊险、太神奇了!患者高兴地说:“我从鬼门关走了一趟,要不是及时溶栓,我这辈子就要在床上度过余生了,是高大夫、医院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是我的救命恩人呐!”
这次脑卒中静脉溶栓的成功后,科室及时进行了总结讨论,并将经验总结如下:一.是患者来院及时,这是至关重要的一点。二是对患者情况的迅速判断,溶栓治疗方案的及时有效的确定。三是神经内科已形成规范的溶栓流程,并严格执行溶栓流程。四是新的溶栓药物的应用:rt-PA(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五是全院溶栓应急系统紧密配合,各兄弟科室的通力配合(急诊科、住院处、化验室、放射科、药房)。尤其是高大夫及赵鹏、李欣护士配合默契、分秒必争,更为溶栓赢得了时间。
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唐都勇带领全科医护人员,开拓创新,于年神经内科独立始组建溶栓团队,制定缜密溶栓流程,开展静脉溶栓,医院领导大力支持下,病区预留溶栓床位,开启绿色通道,与急救中心及各辅助科室多学科协作,在第一时间尽百分之百努力挽救每一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同时定期召开溶栓培训会,及时回顾分析溶栓病例,反馈得失。年初成功加入中国卒中中心联盟,医院专家交流互动,拓宽临床思维,提高溶栓技术。6月初成功加入青岛市溶栓地图,为医院之一。医院神经内科的溶栓团队通力协作,24小时处于战备状态,与时间赛跑!
供稿:神经内科 编辑:王新蕾
医院主办
涨姿势了,喜欢就点和分享!欢迎在底部留言评论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ohdqi.com/zcmbzz/15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