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治白癜风疗效更显著 http://baidianfeng.39.net/a_wh/131201/4300466.html
脑卒中是目前世界上导致人类死亡的第2位原因,是中国国民死因的首位,脑卒中也是单病种致残率最高的疾病。近年来,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习惯的改变,脑卒中的发病趋向低龄化。
什么是脑卒中?
脑卒中俗称为“中风”,是由向大脑输送的血液的血管疾病引起的一种急性疾病。脑卒中或脑血管意外(CVA)会对大脑组织造成突发性的损坏,通常发生在向大脑输送氧气和其他营养物的血管爆裂之时,或发生在血管被血凝块或其他颗粒物质阻塞之时。如果神经细胞缺乏足够的氧气供养,几分钟内就会死亡。接着,受这些神经细胞控制的身体机能也会随之失去作用。由于死亡的大脑细胞无法替换,因此脑卒中造成的后果通常是永久性的。
脑卒中的病因及其危害因素
1、高血压病。无论是出血性中风还是缺血性中风,高血压是最主要的独立危险因素。
2、糖尿病。通过控制饮食、降糖药,将血糖降至3.9---6.1mmol/L正常的范围内。
3、心脏方面的疾病。如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等等。尤其是防止心房颤动引起的栓子脱落所造成的脑血栓。
4、血脂代谢混乱。极低浓度的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是抗动脉硬化脂蛋白。
5、短暂性脑缺血的发作(TIA)。TIA本身是缺血性中风分类的一个类型,也可以是脑梗塞的先兆或前区症状,应及时治疗。
6、吸烟和酗酒。
7、血液流变紊乱。特别是全血黏度增加时脑血流量下降,其中红细胞比积增高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增高是缺血性中风的主要危害。
8、肥胖。肥胖和超重均为缺血性中风的危险因素,与出血性中风无关。
9、年龄和性别。年龄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粥样硬化程度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高。而且一般情况下,女性中风的发病率一般都要低于男性。
预防脑卒中,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改变生活方式
吸烟、酗酒者脑卒中发病率是一般人群的2~5倍。活动量减少、不合理膳食和精神紧张可加快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即“三高”的发生和发展,加速脑卒中的发生。预防脑卒中应作息规律、情绪平稳、增加运动、戒烟少酒、少吃肥肉、多吃蔬菜水果、减少食盐摄入、控制体重。
防治高血压、糖尿病
研究发现,收缩压(高压)水平每升高1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低压)水平每升高5毫米汞柱,脑卒中的发病率就会升高约50%。至少每年体检一次,及时发现这两种疾病,一般在发病早期可先不吃药,注意改善生活方式,若持续3个月仍不好转时,就应该开始吃药治疗了,并且这两种病一旦开始吃药就不能随便停止。
血脂异常与缺血性脑卒中关系密切,总胆固醇每升高1mmol/L,,脑卒中发生率就会增加25%。发现血脂异常,首先改变生活方式,如无效果应采用药物治疗,由医生根据危险程度决定血脂的目标值。
适度的运动可预防脑卒中
每天快走30分钟,脑卒中概率降低30%。快走是指在12分钟内需走完1公里的距离。坚持每天适度的体力活动,每次活动的时间在30~60分钟为宜。
药物预防
小剂量阿司匹林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被广泛用于心脑血管病的日常预防中。4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50岁以上的高血压病患者建议开始每天服用阿司匹林75-毫克预防脑卒中。
早早发现心脑监测预警服务
即使父母不在身边,子女依然可以随时关心父母的身体健康状况。通过早早早发现APP用户可以了解家人健康状况、设置用药/测血糖提醒。时刻关怀,贴心守候,为您的家人提供最真实的温暖。
想拥有早早发现心脑监测预警服务吗?
点击或复制此链接,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ohdqi.com/zcmbzz/153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