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获取更多精彩信息
近日,陕西省卫健委表彰了一批优质护理先进集体和个人,我院神经外科和骨科护士长晋娟名列其中。
不负韶华让爱与使命温暖随行
——医院神经外科护理单元优质服务纪实
医院神经外科现有护理人员31人,主管护师5人,护师17人,护士9人。该团队秉承慎独、诚信、团结协作的信念,以提高护理质量,提高病人满意度为宗旨,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人性化服务理念,主要致力于颅脑损伤、脑卒中、脑血管病、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及中枢神经系统先天畸形等疾病的抢救护理。近年内,先后开展颅内压监测、中心静脉压监测、有创血压监测、经鼻肠置管等新技术,连续五年获得先进优质护理单元。该护理团队创新整体护理,业绩突出。实行弹性排班,病区严格实行“护士长—责任组长—管床护士”的分层管理模式,权责分明;根据工作需求,不断修订完善岗位职责、工作流程,修订并完成电子护理单运用;实行责任包干制、责任组长负责制,每位护士分管6—8张床,24小时包干负责;按分级护理要求,加大病房的巡视力度,主动到床前了解关心患者需求,及时提供帮助,减少呼叫器呼叫次数。实行分层培训及考核,各层级护士积极练习熟练掌握专科护理技术;定期组织护理查房和业务学习,全科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基础护理操作技能及健康教育水平、自身业务素质不断提高。基础护理扎实,温情感动患者。神经外科病人大多开颅手术后,存在语言肢体功能障碍,为了降低病人致残率,她们通过录制语言功能及肢体功能锻炼视频,让患者在床旁观看、公休座谈会集中观看,护士指导并督促患者锻炼,使脑出血语言功能障碍后遗症患者口唇及面部肌肉得到放松,提高唇齿力度及口唇协调能力,语言功能早日恢复。思路新,服务优。科室护理团队引入询证护理理念,引入“6s”精细管理,将先进的理念融入工作之中;将RCA、FMEA、PDCA、5W2H质量管理工具运用到实际工作中,降低留置静脉针72小时内非计划拔管率,年完成1例品管圈“提高护士对意识障碍患者GCS评估规范率”,制定了GCS评估流程,运用于日常护理工作,严格进行现场评估及护理记录;运用相关图表工具分析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实现了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积极实施专科护理,成效明显。科室开展“温馨小帮手,药物送您口”特色护理服务,落实口服药物看服到口,疫情期间严格控制陪人,病人长期卧床再加上床头抬高30度,护士需经常搬动患者,发明制作辅助搬运工具,只需两个人独立完成,可以大大减少护士的人力,减轻护士的体力,使用效果受到医护及家属的一致好评。护理团队敢于创新,率先在医院开展动脉置管、空肠营养管置管、呼吸机氧疗、PICC维护、颅内压监测、中心静脉压监测、有创血压监测、血气分析等新技术,为抢救危重患者提供准确依据,降低死亡率。不断探索沟通技巧,持续改进服务水平。开展优质护理后,护士比以前更多地深入病房、贴近患者,在操作时护士使用规范的语言,面带笑容给患者讲解、给患者亲切感,给病人足够的尊重,体现了人文关怀,树立了护患之间的信任感,增近了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拉近了护士与患者空间上的距离与情感上的距离。神经外科ICU收治的多是危重患者,性命相托,责任重大。这里的护士日不能暇、夜不能寐,每天与屎尿打交道。门外家属心急如焚,门内上演生死时速,抢救、接诊、争分夺秒,时间就是生命,一刻也不能歇着。神经外科ICU不允许家属床旁陪护的,所有的照护都由护士来完成。每天8:00晨会交班完各项治疗工作后,为患者做基础护理。为患者进行床上擦浴、翻身拍背、修剪指甲(趾甲)等。在做这些生活护理的同时,更要密切地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患者大多不能经口进食,护士通过鼻饲管用注射器抽吸各类流食缓慢、温柔地为患者注入。护士自己吃饭却是狼吞虎咽快速吃完继续工作。急诊送一位车祸致脑出血昏迷的病人,情况危急,大家都投入到紧急的抢救中.......病人呼吸心跳骤停,医务人员正在进行胸外按压、气管插管,准备呼吸机辅助呼吸。医生正在为患者紧急行深静脉置管术,护士正在为患者行动脉置管,密切监测血压,核对治疗参数。由于疫情原因,家属禁止探视。科主任及护士长建立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ohdqi.com/zcmbzz/15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