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高围手术期老年高危患者的管理水平,进一步推进老年麻醉及麻醉护理的发展,推广围手术期医学新概念、新技术,努力与国际接轨,年10月17日-18日,由上海交通大医院麻醉手术科及护理部主办、上海市长宁区医学会协办的上海交通大医院麻醉高峰论坛暨首届老年患者围术期麻醉护理研讨班成功举办。医院是上海医院,麻醉手术科是上海市医学重点专科、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麻醉科专科基地、长宁区医学重点专科、长宁区医学名科、长宁区麻醉质控挂靠单位,在老年高危患者麻醉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已成功举办两期老年麻醉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此次会议为麻醉同仁搭建了国内先进的老年麻醉和围手术期麻醉护理学术交流平台,邀请国内麻醉及护理方面的知名专家和教授、专业权威人士讲授老年麻醉及麻醉护理的最新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和专业发展新进展,医院的临床麻醉及护理工作人员三百余人参加会议。
开幕式
18日上午8时整,开幕式正式开始,上海交通大医院麻醉手术科主任张光明教授主持。上海市长宁区卫健委张戎副主任致辞。上海交通大医院院长马骏致辞。
学术交流环节
开幕式后,进入学术交流环节。专家讲座涵盖了以下内容:1.老年麻醉患者术后谵妄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定义、发病因素、临床表现、诊断、预防及治疗。2.老年麻醉患者脑卒中的病理生理变化机制,围术期血压管理方案,镇静类药物合理应用。3.麻醉学向围术期医学过渡、中国麻醉学发展前景及展望。4.麻醉护理在老年高危患者围术期管理中的作用、与医生的互补合作。
论坛一
主持人:孙大金教授、张俊杰主任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邓小明教授:中国老年麻醉与围术期面临的挑战与对策。进入老年社会,面临的诸多问题涵盖了老年患者的麻醉与镇痛、围手术期管理和远期预后等方面,如何在安全、质量、数量、高效上下功夫,提高老年手术麻醉的围术期管理质量,显得俞益迫切。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常委王英伟教授:老年患者围术期脑卒中的防治进展。脑卒中的发病率在我国呈逐年升高态势,尤其是在心脏/大血管手术、有脑卒中病史的患者,脑卒中发病率较高;脑卒中患者的择期手术时间宜尽量延迟;全麻较镇静局麻对卒中患者的预后更有利;应当避免低血压、低血氧,低血糖或高血糖的发生。复旦大学护理学院袁长蓉教授:围手术期的护理科研设计。为了应对老年围术期医疗质量管理的挑战,护理科研也责无旁贷!
论坛二
主持人:朱也森教授、唐坤副主任上海市医学会麻醉学专科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姜虹教授:老年病人的头颈颌面部手术麻醉。老年患者以各种头颈颌面部良、恶性肿瘤多见,导致气道问题多,多器官、系统改变多,心理问题增加。搞好老年头颈颌面部手术患者的围术期管理,挑战大,要求高,标准严!上海市交通大医院虹桥研究院院长郭锡熔教授:转化医学——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的新路径。将基础/临床研究成果成功转化为服务技术,这种转化医学方式注重跨界思维、获得先机和加速成长,提供了更加丰富多样的可能性,是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的新型方法论。
论坛三
主持人:孙汝萍主任、方浩教授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同济大学医院院长熊利泽教授:围术期医学背景下的老年麻醉。麻醉质量决定老年病人的预后,通过MDT、新思维及创新则可以改善术后结局和转归。所以,围术期医学是麻醉学的发展方向,老年麻醉则更需要具有围术期医学的视野,为广大的老年患者带来获益!医院麻醉科副主任张晓光教授:术后谵妄防治的研究进展。术后谵妄是老年手术患者常见的术后并发症,与不良结局相关,目前仍缺乏单一有效的预防措施,多学科合作的预防治疗措施可有效降低术后谵妄的发生率。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主要是预防为主。上海交通大医院普外科行政主任孙鹏教授:建立胃肠道肿瘤性疾病围手术期ERAS的临床路径。通过多种围手术期诊疗措施,外科、麻醉、护理、营养等多个学科协作,对围手术期处理的临床路径予以优化,从而减少围手术期应激反应及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促进病人康复。
论坛四
主持人:杭燕南教授、钱刚副主任上海市麻醉质量控制中心主任李士通教授:围术期的血压管理。手术患者的术前低血压,比高血压更应当受到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ohdqi.com/zcmbzz/155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