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目前已成为我国居民的第一位致残和致死原因,脑梗死是最常见的脑卒中类型。目前医学界比较公认的导致脑梗死高致残率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忽视脑梗死急性期的康复治疗。为此,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会组织国内脑卒中康复领域的众多专家,共同发布了《中国脑梗死急性期康复专家共识》,给出了脑梗死急性期的康复干预要点。
脑梗死急性期康复概况
1.时间划分:国内外对于脑梗死急性期时间划分尚不统一,我国指南建议脑梗死急性期指发病后2周内。
2.康复干预开始时间和方式:脑梗死患者发病后即应开始康复干预,此时干预重点包括康复护理、意识水平及吞咽功能的管理、病床上良肢位摆放、体位转换、保持关节活动度和躯体被动活动等。
3.康复干预禁忌:合并严重脑水肿、神经功能恶化、颅内压增高、频发癫痫、严重心肺功能不全者。
脑梗死急性期康复干预
康复干预的内容主要涉及功能评定、障碍的治疗。评定的目标:①确定是否存在功能障碍;②确定障碍的种类;③确定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据此确定治疗方案。
一、意识障碍的评定与治疗
采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对脑梗死急性期意识水平进行评定。
对于仍处于昏迷状态的患者可应用药物、神经反射区电刺激以及味觉、嗅觉和听觉刺激等方法改善其意识水平,同时不能忽略昏迷患者气道护理、吞咽功能的管理以及保持肢体关节活动度防治肌肉萎缩的病床上运动治疗。
二、认知功能障碍的评定与治疗
认知康复应包括提高认知行为能力、弥补认知行为缺陷两方面内容。
1.认知功能障碍的评定:脑梗死急性期患者意识水平正常时,首先通过MMSE量表进行认知功能筛查;异常者,根据患者临床症状确定是否允许进行更进一步的细致评定。
2.认知功能障碍的治疗:认知功能康复治疗需重点看白癜风权威的医院儿童白癜风怎么治疗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ohdqi.com/zcmbzz/68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