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缺血性卒中的核心环节:动脉粥样硬化(点击标题下的健康报即可加
今天是第9个“世界卒中日”,卒中已经成为我国人口死亡和致残的第一位原因。在我国目前超过万的卒中患者中,约70%为缺血性卒中。
缺血性卒中的病因中,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卒中是最为重要、最为常见的病因,往往发病很急。即便及时抢救也可能造成死亡,或可能造成大脑卒中发病部位对应的肢体残疾。
我们知道人体胆固醇有好坏之分,“好胆固醇”是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对心脑血管有保护作用。“坏胆固醇”是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即LDL-C),“坏胆固醇”升高,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缺血性卒中和冠心病等疾病的发病危险性就会增加。
因此,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就是“坏胆固醇”,应重视它们的控制。尤其是对于缺血性脑卒中的高危人群,更需要重视他汀的预防作用,不停药、不减量、定期的血脂检查。
坏胆固醇“坏”在哪里?
当血液中坏胆固醇不断增多,就会在血管上沉积,继而形成斑块;斑块逐渐增多增大,堵塞血管,使血流受阻;斑块突然破裂,形成血栓,血流被中断。这种情况如果发生在脑部,就会出现脑血管的阻塞和出血,也就是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卒中(即人们常说的脑梗死)。
可以说,坏胆固醇正是引发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罪魁祸首,因此控制胆固醇,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对缺血性卒中的防治至关重要。
哪些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高危人群?
天坛医院王拥军教授
医院副院长王拥军教授提出,目前,我国缺血性卒中的预防工作,关键是针对两类情况:
第一类情况是防止发生了缺血性卒中的患者“二进宫”(即复发),因为卒中疾病非常凶险,而且在发生之后有很高的复发风险,每复发一次,加重一次。根据血管风险危险分层,已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卒中的患者属于“极高危人群”,建议将LDL-C目标值控制<1.8mmol/L。
第二类情况是未发生缺血性卒中的患者,需要根据血管风险危险分层评估来确定自己的心脑血管危险程度。具体可以成为以下两种情况:
(1)虽没有发生缺血性卒中,但是患有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冠心病和糖尿病的患者,则属于极高危人群,建议将LDL-C目标值控制<2.07mmol/L(80mg/dL)
(2)虽没有发生缺血性卒中,但是患有冠心病/高血压、慢性肾脏疾病(1-4期)的患者属于高危人群,应该将坏胆固醇(即低密度胆固醇/LDL-C)控制在低于2.59mmol/L(mg/dL)。
他汀类药物不能少
他汀类是降低LDL-C首选药物,能够干预动脉粥样硬化,减少缺血性卒中,心肌梗死等主要血管事件的疗效已超越所有其他类调脂药物。
王拥军呼吁,卒中是危险的疾病,卒中患者及家属要加强预防意识,将预防落实到行动!卒中患者要重视胆固醇,北京哪家白癜风最专业北京一般的治疗白癜风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ohdqi.com/zcmbwh/1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