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是中老年人的多发病、常见病,来势凶,病死率高,后遗症多,而且严重,往往有偏瘫与失语等发生。而秋冬季节是中老年脑卒中高发的时刻,如何正确预防脑卒中,就需要我们注意生活中的小事情,走出脑卒中认识的八大误区。
误区一每年春秋输两次液会预防脑卒中
目前还没有科学研究来证明这种输液预防的方法是有效的。单靠短期静点一两种药物是不能起到预防的作用的,及时治疗相关疾病(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高血脂、肥胖等)和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吸烟、酗酒等)才是预防脑卒中的有效措施。
误区二脑卒中发病突然,无法预防
在脑卒中发病前往往有许多先兆。比如,脑卒中发病前大多会有一次到多次的短暂脑缺血发作(俗称小脑卒中),表现为突然发生的单眼或双眼看不清东西,面部或单侧肢体麻木、无力,说话不清楚,剧烈头痛等症状,一般发作仅持续几分钟便消失,极易被病人忽略。一旦出现上述先兆,常预示着大脑卒中的来临,医院求治,不可延误。
误区三青年人不必担心会得脑卒中
虽然脑卒中的主要患病人群是中、老年人(临床资料显示2/3以上的脑卒中首次发病者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但这并不能说明年轻人就可高枕无忧。现在,脑卒中已经出现“年轻化”的趋势。年轻人患脑卒中的危险因素,除了高血压、酗酒、吸烟、夜生活过度、高脂肪饮食外,还有代谢异常(如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血液病、心脏疾病、先天性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等因素。因此,纠正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查找原发病并治疗乃是青年人远离脑卒中的关键。
误区四血压正常或偏低者不会得脑卒中
很多人都知道高血压患者容易得脑卒中,高血压是脑出血和脑梗死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危险因素。脑动脉硬化病人由于脑血管管腔变得狭窄,以及其他一些危险因素存在,即使血压正常或偏低也同样会得脑卒中,只是发病的几率要比高血压患者小的多。
误区五血压高时服药、血压正常时就停药
很多病人在服用降压药治疗一段时间后,血压恢复正常就立即停药。结果停药后血压又升高,还要再使用药物降压,这种间断和无规律的治疗不但造成血压较大幅度的波动,而且还会加重动脉硬化和对心脏、脑、肾脏等器官的损害。正确的服药方法是血压降到目标范围后,在医生的指导下坚持服药,注意平稳控制血压,减少血压大幅波动。
误区六瘦人不会得脑卒中
与胖人相比较,瘦人得脑卒中的几率相对低一些,但绝对不可因此而放松警惕。因为瘦人也会患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血脂紊乱等疾病,这些都是引起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误区七血压降得越低越好
一些高血压病人在得知血压高后,希望能很快将血压降下来,这种想法是错误的。血压降得过快、过低都会使人感到头晕、乏力。高血压病人应将血压控制在低于/90mmHg;合并糖尿病和肾脏病的病人,降压目标以低于/80mmHg为宜。但对于合并脑血管狭窄的高血压病人,为保持充足的脑部供血,应将血压维持在相对高一些的水平;脑血管狭窄程度较重时,如果将血压降得过低,会使本来就已经处于缺血状态的大脑进一步加重缺血,发生脑梗死。所以对高血压的治疗应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将血压控制在合理的水平。
误区八脑卒中治愈后不会再复发
脑卒中的特点之一就是易复发,复发率可达25%。所有脑卒中患者治愈后仅仅是临床症状消失,其病理基础——高血压、糖尿病或动脉硬化等疾病并没有治好。因此,脑卒中恢复后一定要继续治疗原发病,加强自我保健,并定期复查,警惕和防止脑卒中的复发。
e帮护作为提供专业居家康复服务的互联网平台,致力于汇聚具有一线丰富临床经验的专业康复医师和康复师,利用他们的空闲时医院级专业康复服务。为确保用户能够享受最专业的服务,平台上的所有医生、康复师都经过严格的准入审查及岗前培训,所有服务和康复流程都是由专业的医生和康复师共同制定。
北京看白癜风专业医院白癜风症状主要有哪些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ohdqi.com/zcmbwh/15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