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忠
首都医科医院
擅长各种血管外科疾病的诊断、开放手术治疗与腔内治疗,在血管腔内技术和开放手术相结合...
我国是全球脑卒中的第一大国,死亡率高于欧洲4-5倍,日本3.5倍。中国人群脑卒中研究结果显示,脑卒中在总死亡中所占比例城市20%,农村19%。发病率:男性,/10万,女性:/10万。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三大疾病;首位的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全世界有30%。我国约有1.6亿人/年,居世界第一,占总死亡人数的1/4;因此,心脑血管疾病号称健康中的第一杀手!占据第二位肿瘤疾病:万肿瘤病人/年。第三位为糖尿病患者:多万/年。
如何进行脑卒中复发的干预呢?
第一,脑卒中患者及照顾者依从性(patient
第二,脑卒中患者及照顾者知识水平评估。首先,评估患者/照顾者是否知道脑卒中的症状。护理人员要教会患者和照顾者脑卒中的常见征象。必须掌握简单易学自测卒中的三个方法:(1)一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照镜微笑口角是否偏向一侧(2)一侧肢体无力或麻木;双手平举是否有一侧下落?(3)说话不清或理解言语困难,重复以前会说的绕口令,说不清楚。
其次,评估患者/照顾者是否知道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及自身存在哪些危险因素。
再评估患者/照顾者是否知道脑卒中发生后的急救措施。脑卒中发生的第一时间,进行正确、及时、有效的处理是降低患者致残致死风险的关键。脑卒中的症状判断尤为重要!患者、家属成员或旁观者迅速通知紧急医疗救助系统,是减少延误的关键。
然后评估患者/照顾者是否知道控制血压与脑卒中的关系。告知患者高血压病无论是出血性中风还是缺血性中风,它都是是主要的独立的危险因素。通过降压药、低盐饮食等将血压逐渐将至/90mmHg以下至正常水平。超过60%的脑卒中患者有高血压病史研究发现,脑卒中的年复发率高达3-5%,且与动脉血压水平呈密切的正向相关关系。
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有哪些呢?将医院血管外科颈动脉狭窄住院患者例病历进行回顾性研究发现,其中合并脑卒中病史患者例。
最后评估患者/照顾者是否知道控制其它因素与脑卒中的关系。告知患者/照顾者制定合理膳食食谱控制高血糖高血脂,合理运动控制体重防止肥胖,改善不良生活习惯戒烟限酒保持心理平衡。指导评估患者/照顾者脑卒中治疗用药情况,提高用药依从性。
第三,利用行为干预方法做好行为干预方法实践,降低脑卒中的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是医务人员永远的责任。
(一)行为干预方法
1.恐惧唤醒法:激发危机意识或紧张心理,促进态度行为改变。2.论证法:以一定的理由为依据,向对方证明自己观念的真实性、正确性和必要性。3.人际效应法:动之以情,寻找其最牵挂的人或事。
(二)行为干预方法实践
1.卒中相关知识的宣教。利用多媒体
2.康复娱乐互动式活动。提升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由于运动功能障碍而影响的其社会参与能力;为患者提供方便的康复环境;定期组织团体康复娱乐活动;帮助患者走出抑郁、孤独的心里障碍;鼓励患者组织参与健康知识讲座、社区患者联谊会、交流会。
3.促进不良生活方式的改善。可预防的危险因素:吸烟、高血压、高血脂、高胆固醇、糖尿病、肥胖、缺乏运动、紧张、压力过大。预防方法:戒烟、定期检查、治疗高血压、避免过量脂肪及胆固醇食物、治疗糖尿病、保持理性体重、适量运动、放松身心。
对第一类明确且可以改变的危险因素进行干预:无症状性颈动脉狭、高血压、心房纤颤、冠心病、吸烟、镰状细胞性贫、TIA/卒中史、胆固醇及脂肪异常。对第二类明确且潜在可改变的危险因素的干预:糖尿病(糖尿病是缺血性卒中独立的危险因素,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卒中的危险性增加2倍)、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每升高5umol/l,卒中风险增高1.5倍)。对第三类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提高重视性:年龄、性别、种族、家族遗传性、出生低体重。第四类为较少证据的危险因素加强健康知识普及:其他心脏病、肥胖、缺乏体育锻炼、口服避孕药/激素替代疗法、高凝状态/炎症、呼吸暂定综合症、饮酒/违禁药物等。
4.随着延伸护理的开展对行为干预的有效评价。①制定家庭访视时间,②建立患者个人档案③家庭访视内容④评价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主动参与功能锻炼情况。
作为首批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卫生部颈动脉内膜剥脱技术培训基地、卫生部血管疾病介入诊疗培训基地(国家首批)、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血管外科医师委员会、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血管外科专家委员会。医院血管外科的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作主要是:1、充分发挥安贞血管科治疗颈动脉狭窄的特长,根据患者的不同特定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2、积极开展脑卒中防治新技术培训;3、在院内与院外大力倡导多学科间联合防治模式;4、加强卒中患者救助与教育工作;5、开展对高危人群的筛查,进行ABCDE防控策略。
作者:林梅陈忠
推荐阅读
陈忠专访:重视循证医学研究规范腔内诊疗技术
陈忠: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II型内漏的诊断和治疗
陈忠:对目前我国颈动脉狭窄性疾病的思考
陈忠: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中肾上与肾下固定的选择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转载请注明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ohdqi.com/zcmbyf/13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