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脑卒中?生活中我们如何知道是否发生了脑卒中......”
5月27日下午,医院3号楼8楼神经内科一区会议室成功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医患交流会,会议邀请了在院的患者及患者家属参加。
会议由神经内科陈略医生主讲,分享了什么是脑卒中以及发生脑卒中怎么处理等相关知识。交流会上,患者就脑卒中病人的治疗方案、饮食等方面提出了疑问,陈略医生都给出了详细明确的答复。并强调发生卒中征兆,要迅速拨打,送往最医院,牢记“时间就是大脑”。简单描述患者情况和病情,准确说明起病时间,让急救医生做好抢救准备,最快速度到达急救地点。另外,注意生活中关于脑卒中常见的认识误区,不要听信广告宣传,迷信高价药、特效药,以免耽误最佳的治疗时间。陈略医生全程用更接地气的语言描述方式,提高了患者的参与度,提升了患者就医获得感,气氛活跃。会后,科室还给每位参会人员发了一本熊猫医生脑卒中科普小册子,加强了脑卒中知识的普及。
通过此类医患沟通会,增进了相互之间的理解和信任,拉近了医患之间的距离,建立了一座很好的医患连心桥。同时也更医院的服务需求,医院管理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
01
—
什么是脑卒中?
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特点
我国现存脑卒中患者万,每年中风发病人数为万,每年中风死亡人数为万,一年病死率为15%,死亡率是美国的5倍!是中国居民的首位死亡原因。
脑卒中容易致残和复发
中风后幸存者中约75%有不同程度的残疾,其中重残占40%!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自己和家人都备受折磨。一年的复发率为17%,在全球万中风病人中,中国占了三分之一。
脑卒中发病日趋年轻化
中国脑卒中患者发病年龄偏轻(平均65岁左右vs.发达国家75岁左右),可能与中青年人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相关。
脑卒中有哪些预警信号
口眼歪斜,流口水,眼前发黑,看东西重影,突然眼皮耷拉下来,胳膊腿无力、麻木,晕倒,突然头痛,走路跑偏,站立或走路后头晕,整体觉得像睡不醒,爱忘事儿等。
怎么识别脑卒中?牢记“中风口诀”
02
—
发生脑卒中怎么处理
第一时间发现卒中,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1、发生卒中征兆,要迅速拨打,送医院,牢记“时间就是生命”。简单描述患者情况和病情,准确描述地点,让急救医生做好抢救准备,最快到达急救地点。
2、务必保持呼吸通畅。如果有呕吐,要侧卧把头偏向一边,将患者上衣扣子解开,同时清除口腔内的异物,如假牙、呕吐物等。如果患者鼾声如雷,说明存在呼吸不畅,要侧卧或者把脖子垫高,头向后仰。
3、切忌自行服药,脑卒中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两种,治疗方法不同,没有确诊时随意用药,可能会加重病情。
4、切忌将患者扶直坐起,不要抱、拽、背、扛患者。在患者转运过程中,家属最好尊重急救医生的建议,切忌选择自驾车或出租车转运。
需注意,脑卒中的治疗至少要持续3个月!!!
恢复期改善脑血循环,3个月仍可改善部分后遗症
治疗不彻底,给家人添累赘,照顾者收入来源受限而疾病花费巨大增加了脑卒中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
脑卒中常见的认识误区
每年输两次液,能预防中
血压正常或者偏低就不会得中风
只有老年人才会发生中风、瘦人不会得中风
中风后治疗1个月就会好
听信广告宣传,迷信高价药、特效药
保健品可以软化血管、降胆固醇
脑卒中的正确观点
超过80%的卒中是可预防的,但输液预防并不科学
血压正常的人可能因为其他因素患病
所有年龄段的人不论胖瘦都可能发生
需要进行康复治疗,否则可能终生无法恢复
医院接受相应治疗
保健品大多没有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效果
预防脑卒中,让我们共同努力!
年脑卒中健康教育大课堂计划
内容
时间
主讲人
什么是中风?哪些人容易得中风?
-5-:00
陈略
中风病人怎么护理?
-6-:00
陈天意
中风如何识别和处理?
-7-:00
郑文霞
中风如何治疗?
-8-:00
易建
中风如何康复?
-9-:00
何锦昌
中风如何预防?
-10-:00
陈少通
如何防止中风复发?
-11-:00
周泳芬
中风病人怎么护理?
-12-:00
何洁宝
讲课地点:3号楼8楼,神经内科一区会议室
顺德卒中中心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ohdqi.com/zcmbyf/13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