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肺栓塞是长期卧床患者的常见并发症,起病急骤,病情凶险,病死率很高[1]。急性肺栓塞是由于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主干或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其发病率仅次于冠心病及高血压。死亡率高居第三位,仅次于肿瘤及心肌梗死。那么,作为起病凶险、死亡率极高的第三大杀手——肺栓塞,我们要如何预防呢?
一.评估高风险患者:
(1)辨别病史及诱因:严重脑血管疾病、骨折的患者长期卧床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2],极易发生肢体肌肉废用性萎缩、肺部感染、压疮、深静脉血栓、肺栓塞等并发症,其中肺栓塞是长期卧床患者较为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可引起患者休克甚至死亡[3]。长期卧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慢性心、肺疾病,创伤,恶性肿瘤,胸腔大手术,肾周围充气造影,人工气腹,胫、股骨及骨盆等骨折,癌肿,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血小板增多症,口服避孕药,糖尿病等都是绝大数APE患者的疾病诱因。其中最常见的是来自下肢或盆腔静脉等深静脉系统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
(2)流行病学:肺栓塞年龄多好发于40岁--60岁之间。
(3)长期卧床、活动量较少,肢体活动不灵,血液处于高凝状态。
二.护理措施:
(1)基本措施:对于外伤或术后、长期卧床患者定时翻身扣背、采取肢体功能体位,抬高患肢。做深呼吸,指导患者有效咳嗽,吹气球,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早期床上肢体活动。
(2)肢体活动:
①:能自主活动但不能下床的病人,尽量自己活动下肢膝关节和关节,并主动进行肌肉运动,促进血液循环。
②:不能自主活动者,家属应每日做肢体肌肉按摩,自下而上从小腿远端开始循序进行,加速下肢静脉血流。肢体功能障碍的患者,应协助给予功能锻炼:
1)上肢功能锻炼:站在病人患侧,一手握住患侧的手腕,另一手置肘关节略下方,将患肢行上、下、左、右伸曲、旋转运动;一手捏住患肢手腕,另一手做手指的运动。每天3-4次,每次10-15min。
2)下肢功能锻炼:一手握住患者患肢的踝关节,另一手握住膝关节略下方,使髋膝关节伸、屈、内收外展动作;一手放于患者足踝部,另一手放于脚掌处,协助患者进行足部的屈伸动作,每个动作保持5-10s,然后以踝关节为中心,分顺时针、逆时针两个方向,进行°环绕动作,每次5分钟,每天5-8次。
(3)物理措施:给予间歇充气加压装置≧2次/日;穿弹力袜。
(4)药物措施:必要时遵医嘱给予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华法林口服;其他抗凝药物。
(5)病情观察:观察意识、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变化。如出现呼吸困难、剧烈胸痛、咯血、发热、面色苍白、出冷汗等症状,胸部干、湿罗音、胸膜摩擦音、胸腔积液征及休克、发绀等表现应立即报告医生,给予对症治疗(抗休克治疗、吸氧、改善呼吸、改善心率镇静止痛、保暖。)
(6)心理护理:与患者做好有效沟通,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定期进行心里疏导,使患者重视疾病预防的同时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总结:
卧床患者存在并发症较多,其中急性肺栓塞致死率高,极易误诊,因此,预防急性肺栓塞是保障患者生命质量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彭瑞芳。急性肺栓塞的临床特征及误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7(1):-40.
[2]金卫红.长期卧床患者压疮护理进展[J].护理实践与研究,,9(7):-.
[3]朱早君,李秀瑾.长期卧床的脑卒中合并肺栓塞32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8(4):-.
一则重要通知!
美小护们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ohdqi.com/zcmbyy/154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