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可以生姜擦吗 http://pf.39.net/bdfyy/tslf/160826/4945585.html
随着快速康复外科理医院床位周转率的提高,患者的平均住院日明显缩短,但大多数患者在出院时仍处于恢复阶段而未完全康复。
出院准备度(Readinessforhospitaldischarge)由Fenwick在年提出,指医护人员在患者出院时综合评估其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健康状况,医院、回归社会、进一步康复的准备及能力有多大。是患者出院后能否有效康复的预测因素之一,其包含的内容主要有:①生理状况的稳定如生命体征、出血量、痛疼等②实现自我管理能力及自我管理自我效能感③可获得的社会支持、医疗卫生及社区资源等④心理社会因素:应对技巧、足够的教育及疾病相关信息等。
对患者的住院准备度进行评估,可避免患者过早出院,降低其出院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及再入院率,节约医疗资源和成本,帮助患者及家属减轻负担。[1,2]目前出院准备度可从患者、照顾者及护士的角度进行评估[3-5],目前应用广发的普适性量表是Weiss根据过度理论编制的成人《出院准备度量表》,共22个条目,包含自身状况、疾病知识、出院后应对能力、出院后期望得到的社会支持4个维度,其Cronbachsα系数为0.90。目前在国外已被广泛用于评估不同疾病患者的出院准备情况,量表在不同人群中的Cronbachsα系数测量值为0.84~0.92,均显示具有良好的信度;国内研究多采用台湾学者林佑桦翻译并修订的中文版RHDS,共12个条目,由个人状态、适应能力和预期性支持3个维度组成,其Cronbachsα系数为0.89。量表采用0-10分,总分为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出院准备度越好。[6]目前已在脑卒中、冠心病、糖尿病、精神分裂症、肺癌、肾移植患者、外科手术患者及早产儿等人群中进行了应用研究。对患者出院准备度的有效评估,可以帮助医务人员为其提供针对性的教育指导和护理措施,帮助患者提高出院的信心及自我照顾能力,缩短住院周期并减少不必要的再入院。
其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患者方面有①人口学因素如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教育程度、职业状态、居住情况(和谁一起住、医院的距离远近等)、住院天数等和②疾病相关因素如生理状况、疾病相关知识等及③心理状况如抑郁、焦虑等;
(2)医院方面主要受护士的出院指导质量[7]、出院计划的制定及医护人员的技术与经验等因素的影响;
(3)社会方面主要是出院后可从社会、家庭及朋友中获得的社会支持水平[8]
医护人员应注重住院期间患者的健康教育,进行针对性、个体化的干预,提高患者的出院准备度。目前国内提高出院准备度的方法有健康指导、延续性护理、入院时进行出院准备护理如全程护理、临床路径以及出院准备计划等。具体实施方法:
(1)以家庭照护者需求为导向的出院准备计划[9]:具体做法为根据照护者不同的需求和个体情况,从医疗照护服务、医疗照护服务相关资讯、情感支持以及人力支持服务4个方面有计划的进行相关指导和协助,并在随访追踪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纠正指导。以家庭照护者需求为导向的出院准备计划能够提高家庭照护者的准备度,改善对患者出院后的照护结果,提升其生活质量。
(2)“提升早产儿出院家庭准备度”最佳循证实践方案[10]:根据最佳证据,在早产儿入院时由责任护士根据电子病历系统中的早产儿主要照顾者的社会心理评估、早产儿主要照顾者的健康宣教需求评估2个模块,进行早产儿的社会心理和健康宣教需求评估。在早产儿住院期间由专科护士每日评估早产儿病情,对符合上课要求的照顾者进行预约和宣教。在每次进入病房接受健康宣教前请照顾者对居家照护基本技能、喂养和营养、早期干预、症状体征的观察、急救、安全防范、特殊照顾、亲子关系进行自评,根据自评结果并结合当时早产儿生理需求(如需喂奶、换尿布等)进行个体化宣教。同时开通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ohdqi.com/zcmbyy/15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