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bath技术在脑外伤患者早期抗痉挛体位护理中的应用
闫玮娟崔严文王佳冰孙静娜陶珍:
(1.济南军区青岛第二疗养院全军神经疾病诊疗康复中心,;2.医院神经内科,)
目的对脑外伤患者早期卧床体位进行干预指导,预防和减轻痉挛姿势的出现和加重。方法利用Bobath技术指导脑外伤患者早期卧床体位,通过反射抑制抗痉挛模式,对患者患侧卧位、健侧卧位和仰卧位进行良好肢位的摆放。结果Bobath技术反射抑制抗痉挛模式指导良肢位摆放,预防和减轻了痉挛姿势的出现和加重。结论Bobath技术反射抑制抗痉挛模式有助于预防和减轻脑外伤患者早期卧床体位中痉挛姿势的出现和加重,为患者肢体康复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奠定良好基础。
Bobath技术;脑外伤;痉挛;体位护理;康复护理
ObjectiveTogivethecerebraltraumasuferersinterventionguidanceforearlyin—bedpositionSOastopreventandreducetheoccurrenceandaggrav~ionofspasticgesture.MethodsPatientswithtraumaticbraininjurieswereinstructedwithearlyin—bedpositionbyBobathtechnologythroughantispasmodicreflexinhibitingpa~emensuregoodl~eralpositiononaffectedside,l~eralpositiononhealthyside,andsupineposition.ResultsOccurrenceandaggravationofspasticgesturewerepreventedandreducedbyBobathtechnologythroughantispasmodicreflexinhibitingpa~emtoguidegoodlimbposition.ConclusionAntispasmodicreflexinhibitingpatternofBobathtechnologycanhelppreventandrelieveoccurrenceandaggravationofspasticgestureincerebraltraumasufererswithearlyin—bedposition,whichlaysagoodfoundationfortherecoveryofpatientswithlimbrehabilitationanddailylifeactivities.
Bobathtechnology;Cerebraltrauma;Spasm;Boaypositionnursing;Rehabilitationnursing
Bobath技术是由英国物理治疗师BertaBobath和她的丈夫KarelBobath共同创立,主要用于治疗偏瘫患者和脑瘫患儿的一类训练方法,主要特点是:通过利用关键点的控制及其设计的反射抑制模式reflexinhibitingpattern,RIP)和良肢位摆放来抑制痉挛[1]。脑外伤是由于创伤所致的脑部损伤,可导致意识丧失、记忆缺损及神经功能障碍,是青年人因创伤致死的原因之一。其原因在战时多为火气伤、利器伤、爆炸伤、工事或建筑物倒塌的撞、压伤等;在和平时期主要是交通事故、工伤、运动损伤、跌倒、利器伤等。我国20世纪80年代进行的六大城市神经系统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脑外伤的患病率为.3/10万人口,仅次于脑血管病。轻度、中度、重度脑外伤的病死率分别为0、05II58%,而致残率分别为10%、66%和%。脑外伤占全身各处损伤的10%20%,仅次于四肢伤,但病死率居首位[2]。存活者有50%7O%遗留不同程度的残疾,如偏瘫、失语及知觉、认知、意识障碍等,其中以运动功能障碍最常见、影响最大,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患者发病后如只注重病情的观察和治疗,不注意良肢位早期康复护理,许多患者虽然挽救了生命,但残障率却明显升高[3-6]。我康复中心护理人员在临床实践中充分发挥专科康复护士的作用,积极对康复住院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与指导,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选取-01一-12在我院全军神经疾病诊疗康复中心住院的脑外伤患者36例,其中男25例,平均年龄(37.3±3.18)岁;女11例,平均年龄(29.6±3.72)岁。人选标准:①脑外伤病史;②医院急症处理后,入院后生命体征稳定,病程2周~3个月;③年龄16~56岁,性别不限。
2反射抑制抗痉挛模式的体位护理
2.1反射抑制抗痉挛模式
2.1.1上下肢的抗痉挛模式①使患侧上肢处于外展、外旋、伸肘、前臂旋后、伸腕或指、拇指外展的位置,可对抗上肢的屈曲痉挛模式。②轻度屈髋屈膝、内收内旋下肢、背屈踝、指,可对抗下肢的痉挛。
2.1.2肩的抗痉挛模式由于菱形肌、斜方肌尤其是背阔肌的痉挛,使肩后缩、下压,因此肩的抗痉挛模式应为使肩向前、向上。
2.2体位
2.2.1患侧卧位头颈部枕于舒适位,躯干后背部放置枕头支撑;患侧上肢前伸与躯干成直角或大于直角,肘关节伸直,腕关节背伸,手指伸开放于床面上;偏瘫侧下肢在后,呈髋关节伸展、膝关节屈曲5。~10o、踝关节尽量背屈位,健侧下肢屈曲置于身前枕头上。护理人员可将一只手伸到偏瘫侧肩胛骨内缘使肩胛骨处于向前位,防止肩胛骨
回缩及受压。
2.2.2健侧卧位头颈部枕于舒适位,避免头屈向患侧;偏瘫侧上肢用枕头支撑,上臂与躯干成直角或大于直角,肩胛骨前伸,肘关节伸直,腕关节背伸,手指伸展开;偏瘫侧下肢屈髋、屈膝呈向前迈步状态,其关节以下用枕头支撑,踝关节背屈;健侧下肢伸髋、轻微屈膝5-10度。
2.2.3仰卧位头枕于合适位(无过伸、过屈及侧屈),枕头不要过高;偏瘫侧上肢可放于体侧软枕上,有利于肩胛骨上抬、前伸;肘关节伸直,腕关节背伸,手指伸开。偏瘫侧髋部及大腿外下方放置一枕头,促使偏瘫侧骨盆向前旋转,防止髋关节外旋;偏瘫侧踝关节尽量背伸,使足与小腿成直角,防止足下垂。如果患者所盖棉被较重,最好在床尾用支架将棉被撑起,避免棉被压迫造成足下垂。
3结果
通过Bobath技术反射抑制抗痉挛模式指导脑外伤患者早期卧床良肢位摆放,根据改良Ashwoah分级法评定标准,36例患者中,其中33例患者异常模式减轻,抑制了痉挛姿势,为患者肢体康复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奠定良好基础;3例患者痉挛模式未出现较大改善(表1)。
4讨论
偏瘫患者早期正确的卧位姿势是康复成败的关键,早期注意并保持床上的正确体位,有助于预防和减轻痉挛姿势的出现和加重。国内外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均表明,及早实施康复治疗和护理对颅脑损伤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有重要意义。
Bobath技术的治疗原则是依据人体正常发育过程,抑制异常的动作模式。正确的卧位姿势为建立正确的运动模式奠定了基础。良肢位是指为防止或对抗痉挛模式的出现,保护肩关节以及早期诱发分离运动而设计的一种治疗性体位[8]。早期床上良肢位摆放对大脑有可塑性,可促进相关神经细胞的轴突发芽,开成新的轴突,通过反复训练,使这些突轴建立起正常功能的新的神经网络,实现神经功能重新组合,同时抑制异常的低位中枢控制的运动,使其突轴链处于受抑制的状态,从而避免肢体痉挛,预防各种并发症,同时对病人大脑接受正常的运动信息,反馈出正常运动模式有很大帮助l9l。因此,利用Bobath技术对早期正确良肢位的摆放在偏瘫患者早期康复过程中起着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纪树荣.康复疗法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
[2]倪朝明.神经康复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78.
[3]梁娟.早期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病人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J].全科护理,,8(8B):.
[4]江华,张素玉,黄淑珍,等.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研究,,24(20):18—28.
[5]赵扭珍,程艳华.脑卒中偏瘫病人肢体功能早期康复护理进展[J].全科护理,,8(5C):—.
[6]王敬茹,王霞,于新美.早期康复干预对脑卒中偏瘫病人肢体功能恢复影响的研究[J].护理研究,,23(IOA):-.
[7]纪树荣.康复疗法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8]于兑生,恽晓平.运动疗法与作业疗法[M].北京:华夏出版社,:.
[9]王茂斌,BryanJ.OYong,ChristopherD.ward.神经康复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北京治疗白癜风能根治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ohdqi.com/zcmbyy/65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