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脑卒中偏瘫疗效肯定,但由于脑卒中的病理生理改变是一个发展的动态过程,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其临床特征各异,自始至终采用常规针灸方法很难纠正其偏瘫痉挛状态。有鉴于此,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在神经内科病房进行药物治疗和早期康复干预的同时,给予分期动静针刺,效果可能会更好些。
1 治疗方法
1.1 早期系统康复
根据患者功能障碍的特点,制定系统规范的康复治疗方案,治疗方法主要采用Bobath疗法、Brunnstrom技术、中风再学习方案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训练等,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具体内容包括床上训练、从仰卧到床边坐起和坐位平衡训练、从坐到站训练、站立及站立平衡训练、步行训练、上肢及手功能训练、作业治疗训练、ADL训练等,由康复治疗师负责指导训练,强度以患者肌肉酸困或稍有不适为度。每次训练45~60min,每天1次,每周6次,连续治疗3个月。
1.2 分期动静针刺
主穴:神庭、印堂、山根(位于鼻根处)。
配穴:不同的时期选用不同的穴位和针法。
(1)软瘫期(BrunnstromⅠ期),患肢弛缓瘫,腱反射降低或消失。采用以“醒脑开窍”为主的动刺法,选取极泉、尺泽、内关、委中、三阴交等穴,提插泻法,以患肢抽动3次为佳,动留针15~20min。同时隔日以三棱针点刺患侧手足井穴,每穴放血约10~15滴,共3次。
(2)痉挛期(BrunnstromⅡ~Ⅲ期),肌张力增强,瘫肢抗重力肌共同运动出现并增强,近端肌肉出现部分随意收缩及痉挛。采用阴阳经相配“补缓泻急”的针刺原则,瘫侧上肢选取肩、消烁、清冷渊、手三里、四渎、三阳络、外关、阳池、合谷、中渚、后溪等阳经穴及中府、孔最、郄门、内关、神门等阴经穴;下肢选取箕门、阴包、血海、阴陵泉、复溜、太溪、照海、太冲等阴经穴及风市、阳陵泉、丰隆、悬钟、丘墟、申脉等阳经穴。上肢阳经穴和下肢阴经穴采用“浮刺”法(即静刺法)沿经络走向斜刺,浅刺捻转补法,得气后静留针30min。上肢阴经穴和下肢阳经穴采用“恢刺”法(即动刺法),深刺捻转提插泻法,得气后退针至皮下,再以此为中心沿神经肌肉走向更换针刺角度和方向,得气而止。
(3)恢复期(BrunnstromⅣ期),以分离运动为主,共同运动基本消除,正常的运动模式开始建立,此时撤除体针,以头皮针、梅花针循经叩刺患肢三阴三阳经及引导强化正常运动模式训练为主,直至接近正常(BrunnstromⅤ、Ⅵ期)。头皮针取患肢对侧顶颞前斜线、顶中线、顶旁1线、顶旁2线等,平针刺,快速捻转2min,静留针6h。
随症加减:口角歪斜加地仓、颊车、下关;流涎加承浆;语言謇涩加廉泉、通里及金津、玉液放血;吞咽障碍加风池、廉泉、天突。
每天1次,每周6次,连续治疗3个月。
2 讨论
2.1 脑卒中早期康复的必要性
脑卒中的早期康复干预对防治可能出现的各种并发症和继发损害,最大程度地促进功能恢复,建立随意和协调的运动模式,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着关键性的意义,且康复开始越早功能改善越明显。因此,在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神经症状不再发展48h后,即脑梗死发病后2~3d,脑出血可稍推迟至10d左右,在神经内科病房药物治疗的同时,就可以而且应该循序渐进地对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治疗。只要注意对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等的监控,早期康复干预是安全的,也是卓有成效的。
2.2 分期动静针刺要旨
中医认为本病病位在脑,波及经脉、经筋及诸多脏器,“窍闭神匿,肢体失用”是其发生的重要病机,故取督脉循行线上的神庭、印堂及山根等头部穴位为主穴,针之以启闭醒神,促进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改善。
(1)软瘫期为病之“静”期,此期“关机缓纵,身体手足不随”,治宜“以动促静”。采用石学敏教授的“醒脑开窍”为主的动刺法,刺激穴区特定的运动神经纤维出现“闪动效应”,帮助患肢恢复和重建正常的反射功能,从而诱发联合反应和共同运动的更早出现。十二井穴为经脉之气始生始发的部位,又是十二经脉根部之所在,最能激发经气,《针灸大成》亦云:“凡初中风跌倒,卒暴昏沉,痰涎壅滞,不省人事,牙关紧闭,药水不下,急以三棱针,刺手十指十二井穴,当去恶血。”点刺出血可令气通闭开,闭开则窍启脑醒,促进瘫痪肢体复苏。
(2)痉挛期为“动静互涵”之过渡期,此期患侧上肢常“阳缓而阴急”,下肢“阴缓而阳急”,治宜“动静结合”。《灵枢·官针》指出:“恢刺者,直刺傍之,举之前后,恢筋急,以治筋痹也”,“浮刺者,傍入而浮之,以治肌急而寒者也”。故恢刺瘫侧上肢阴经穴和下肢阳经穴“以动求静”抑制痉挛肌群;浮刺瘫侧上肢阳经穴和下肢阴经穴“以静待动”兴奋拮抗肌,使“阴平阳秘”,协调及平衡主动肌与拮抗肌之肌张力,促进随意自主的分离运动早日出现,从而抑制痉挛模式,建立正常运动模式,避免“废用综合征”和“误用综合征”的发生。
(3)恢复期为病之“动”期,治宜“以静御动”,针刺以头皮针为主,快速捻转后静留针,“静以久留,以气至为故”。配梅花针循经叩刺以阴引阳,达到阴阳气血互通、阴阳平衡之功效,增强康复训练的效果。
2.3 两者结合相得益彰
分期动静针刺是针对脑卒中发生发展的病理演变而采取的针对性措施,体现了“因人、因时制宜”的中医整体观念,与现代康复技术相结合,不仅使患者获得早期系统康复训练所带来的益处,而且充分发挥了针灸治疗脑卒中的优势,使脑卒中患者得到更加全面、系统的康复治疗,从而获取更大的疗效。分期动静针刺配合早期康复诱发协调及平衡肌张力作用明显,较好地解决了脑卒中偏瘫早期肌张力丧失或减退,以及恢复进程中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促进了联合反应和共同运动的更早出现,从而更为显著地改善了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符合神经、运动生理及Brunnstrom偏瘫恢复原理,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综合治疗方法。
谢谢您的白癜风复发北京那个治疗白癜风医院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ohdqi.com/zcmbyy/68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