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治白癜的中心 http://www.hhlsq.com/
导读
已经罹患脑血管病(特别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患者,往往有很高的脑血管病复发风险,通过有效的风险评估,识别脑血管病复发的高危人群,并进行积极的内、外科治疗,不但能有效地减少复发风险而且能够避免不必要的医疗资源浪费。鉴于此,国际上建立了众多的缺血性脑血管病复发风险模型,早期的预测模型主要采用危险因素作为主要评价内容,能够对缺血性脑血管病进行有效的危险分层,但是其信度及效度有限。近年来,随着神经影像学的快速发展以及MRI和血管影像学检查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研究指出影像标志(梗死模式、大动脉狭窄)已经成为脑卒中复发的重要标志物。推荐阅读:王拥军教授:脑微出血诊疗观点丨专家视角TIA和(或)轻型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预测模型TIA脑卒中风险预测模型较多,如SPI、ESRS、Hankey风险评分、LiLAC风险评分、CaliforniA风险评分以及ABCD评分系统等。其中以ABCD2评分为代表的ABCD评分系统应用最为广泛。ABCD2评分能够很好地预测非致残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脑卒中发生风险,并在中国人群中得到验证。由于轻型缺血性脑卒中在发病机制及脑卒中复发风险上与TIA类似,因此部分模型将两者合并研究。非ABCD评分系统除ABCD评分系统以外的TIA脑卒中风险评分(表1)。(1)SPI-Ⅰ/Ⅱ风险评分:早在年,Kernan等在例TIA和轻型脑卒中患者中建立了SPI-Ⅰ(strokeprognosisinstrument)评分,预测发病后两年内的脑卒中和死亡风险,该评分最高11分。在产生模型队列和验证队列中低危组(0~2分)、中危组(3~6分)、高危组(7~11分)结局事件的发生率分别为3%、27%、48%和10%、21%、59%。年,Kernan等在SPI-Ⅰ评分的基础上,加入了既往脑卒中史和充血性心力衰竭两个变量,建立了SPI-Ⅱ评分,使预测价值在原来的基础有了一定的提高,曲线下面积由0.59提高到了0.63。(2)ESRS:Essen脑卒中风险评分量表(essenstrokeriskscore,ESRS)根据CAPRIE试验数据库开发,是目前少数基于缺血性脑卒中人群判断脑卒中复发风险的预测工具之一,ESRS评分最高9分。目前,该评分也应用于TIA和轻型脑卒中患者复发风险的预测。(3)CaliforniA风险评分:年,Johnston等利用例TIA患者资料,通过回归分析筛选独立危险因素,建立了CaliforniA风险评分。该评分最高5分,用于预测TIA患者90天复发风险。表1 TIA脑卒中风险评分(ABCD评分系统以外)评分系统评分及危险分层ABCD评分系统ABCD评分系统(表2)包括ABCD风险评分、ABCD2风险评分和ABCD3风险评分等。(1)ABCD风险评分:20世纪90年代时已经出现了一些续表TIA的脑卒中发生预测评分,如SPI-Ⅰ、ESRS等,但是这些评分均预测长期预后,而TIA脑卒中复发多发生于短期内,因此Rothwell等创建了预测TIA发生后7天内脑卒中发生风险的ABCD评分。ABCD评分包括A.年龄(Age)、B.血压(Bloodpressure)、C.临床特点(Clinicalfeatures)、D.症状持续时间(Durationofsymptomsinmin)4项。临床特点分为单侧力弱和言语障碍不伴力弱两类,症状持续时间分为≥60分钟和<60分钟。血压以TIA后首次获得的血压为准。如果患者过去1个月中有不止1次TIA发作,则症状持续时间以其中发作时间最长者计算。ABCD评分来源于牛津郡社区脑卒中研究项目(Oxfordshire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ohdqi.com/zcmbhl/139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