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的早期康复治疗
急性脑卒中是一种以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为特点,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近年来随着诊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病死率有所下降,但仍有近80%的人遗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因此,康复治疗的及早介入对脑卒中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卒中后的主要功能障碍
脑卒中还可能引发的问题
a、压疮
b、关节挛缩
c、肩关节半脱位
d、肩手综合症
e、骨折、肺炎等
f、下肢深静脉血栓
g、泌尿系统感染等......
早期康复治疗的目的和意义
a、预防脑卒中继发障碍的发生和发展
b、促进其功能障碍的恢复,并为以后的系统康复打下基础
c、显著提高脑卒中的疗效
d、大大降低致残率
e、显著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使他们能早日回归社会
f、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
早期康复治疗的关键
a、早期康复治疗开始的时间:生命体征稳定、神经学症状不再进展后的48小时开始
b、强化训练:根据美国学者研究表明,每天训练1~2次,每次30~40min(强化训练),训练28天后有显著疗效
c、保证训练的时间和训练质量,是康复治疗的重要环节
康复的黄金时间
发病3~7天内进行康复治疗,达到生活基本能自理需45~53天;而超过一个月进行康复治疗,达到同样效果需3~6个月。康复治疗的最佳时间为脑梗死发病后3天,脑出血发病后5~7天,可与药物治疗同时进行,肢体功能康复的最佳时间在发病后3个月内,康复治疗开始的越早越好。对于卒中偏瘫病人而言,康复训练的效果远胜于用药,康复训练进行得越早、越科学、越完善,病人康复的机会越大。
心理疏导
脑卒中患者极易产生特殊的心理压力,表现恐惧、发怒、猜疑、悲观抑郁和社会隔离感等心理行为反应。甚至在治疗上采取抗拒态度,对生活没兴趣,烦燥、抑郁、缄默。因此要使患者从入院就产生种亲切感、安全感,在取得他们信任的前提下,尽快解除他们的恐惧、焦虑心理,使其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并主动配合康复治疗,激发其对生活和疾病恢复的信心。
家属培训参与
指导家属掌握脑卒中康复方面的基本知识。如指导家属布局病人房间,将病人的日常必需品放在偏瘫肢体侧,迫使病人的健手跨越身体的病侧取物品;家属应经常触摸病人的患肢,并鼓励其尽量使用患侧肢体。为病人的长期训练做准备。
脑卒中早期康复的内容包括
1、卧位和坐位时保持良好的肢体摆放
2、患侧肢体关节的主、被动活动
3、床上和床边活动的训练
4、步行训练
5、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
6、语言康复训练
7、吞咽功能训练
8、辅助康复疗法
良好的肢体摆放位
被动练习
主动训练
手功能训练(作业治疗)
站立训练
上下楼梯训练
步行训练
物理因子治疗
针刺疗法
温
馨
提
示
偏瘫病人在进行康复锻炼时需注意:
1、持之以恒:每日至少锻炼一次
2、循序渐进:逐渐提高运动的难度和运动量
3、因人而宜:患者要根据各自的病情和身体状况选择适当的锻炼方式和活动量
4、劳逸结合:不能急于求成
5、注意安全,防止意外
医院康复医学科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ohdqi.com/zcmbhl/139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