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了解更多精彩
今日话题:
通过往期的学习我们知道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的特点,那么脑卒中患者经过积极的治疗后,还会复发吗?
是的,而且脑卒中患者容易复发,今天就来聊聊脑卒中的另一特点—高复发率。
据报道
约有1/3的脑血管病患者在5年内可能复发。而不同的脑血管病复发率也不相同,出血性脑血管病高于缺血性脑血管病。脑血管病复发率最高者为蛛网膜下腔出血,有人统计80%的患者6周内复发,其中多数在前2周内复发。
纵观各种类型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占70%,脑卒中复发比首发脑卒中更易致残、致死,严重影响患者自身的生活质量,为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
脑卒中为什么会复发呢?
脑卒中第1次发病后,经过治疗临床症状得到了控制,但病因却没有完全消除。引起脑血管病的常见危险因素是高血压、脑动脉硬化、心脏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等,这些多属慢性疾病。只有坚持长期治疗,控制病情进展,才有可能减少脑卒中复发风险。
专家解读
进行有效的二级预防,是防控脑卒中复发的重要干预措施。
提问者
什么是脑卒中二级预防?
专业解答
脑卒中二级预防是指以脑卒中患者自身发病为基础,通过加强对危险因素的控制以及采取相关积极治疗与护理措施,以达到预防脑卒中再发的目的。
1针对脑卒中病因进行干预缺血性脑卒中确定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需要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并进行血管评估,采取相应的治疗手段;
心源性栓塞型的患者在医生的评估和指导下,需要进行抗凝治疗;
小动脉闭塞型的患者可能需要一定阶段的双重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治疗;
其他少见原因引起的脑卒中(感染性、免疫性、遗传性血管病变等)需要明确病因,针对病因治疗,才能有效的预防脑卒中。
出血性脑卒中
出血性卒中,如果是高血压性出血,血压管理可有效降低再次发病率;
对于反复发生于脑实质的出血,需要高度怀疑存在隐性血管瘤或血管淀粉样变,必须在降压的基础上结合其他干预措施去除病灶;
蛛网膜下腔出血多由颅内动脉瘤或脑血管畸形破裂引起,需病因治疗。
2调控可干预的危险因素
脑卒中可干预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吸烟、酗酒、肥胖等,有脑卒中史的患者应对以上各危险因素进行积极的预防,避免脑卒中复发。
3干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反复TIA发作患者发生卒中风险极大,应积极寻找并治疗TIA的病因,应积极去除包括高血压、血流动力学异常、吸烟、过量饮酒、高脂血症以及动脉狭窄在内的多项危险因素。一旦患者出现TIA,即使症状发作后完全恢复,也不能放松警惕,应进行积极的抗血小板药物治疗。
END
下期精彩
脑血管狭窄如何治疗?
文字内容参考来源:脑卒中防治百问
编辑:陈俊敏、徐建芳、刘玉兰
审核:浙大一院神内健康宣教小组
声明: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长按扫码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ohdqi.com/zcmbyf/13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