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10月29日是“世界卒中日”,脑卒中,也叫脑血管病,被称为“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年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显示,我国现有高血压患者2.2亿,血脂异常人群2亿,糖尿病患者0.97亿,超重和肥胖约2.4亿。这些人群患上脑卒中的几率比正常人高出5-6倍,对这些人群开展有效的综合干预和管理,才能延缓其病情进展。目前我国有万左右的卒中患者,每年新发病人数达到了万。40岁以上人群现患和曾患脑卒中人数达到万。
宣言呼吁
《宣言》说,卒中完全可以预防,但老龄化、活动过少、吸烟和快餐加速了卒中、心脏病、糖尿病和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日益流行,卒中成为仅次于缺血性心脏病之后的第二大致死原因,也是首要的严重致残原因。如果不加干预,预计到年卒中的人口将增加一倍。相反,如果应用已有的知识,将会使一半人免于卒中的危害。
《宣言》指出,预防是最值得去做的,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需要鼓励健康的生活方式,使用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中的有效药物,遏制未经证实、高花费的或错误的做法,通过公共词汇、核心教程、在线资料、远程教育和临床观摩学习来全面教育健康职业者。要建立跨学科的卒中医疗和康复团队,尤其是建立简单、综合的卒中单元,满足卒中患者的需要。
世界卒中组织将每年的10月29日定为“世界卒中日”,每年设定一个主题,全世界各国都围绕这个主题开展各种相关活动。
年10月29日宣传主题是“
年10月29日的“世界卒中日”宣传主题为“
年10月29日是第9个“世界卒中日”,其宣传活动主题是“重视中年人的卒中风险”。
年10月29日是第8个“世界卒中日”,宣传主题是“预防脑卒中,从今天开始”。
年“世界卒中日”主题是“
年,主题是:“
年,主题是:“六分之一”。
相关意义
“世界卒中日”的宣言从流行病学阐述了卒中全球的客观发病现状,要求公众加强预防意识,共同控制相关危险因素;应用我们现有的医疗资源、具有循证医学证据的方法,采取鼓励健康的生活方式等一级预防措施,并进行二级预防的有效性治疗;建议努力建设多学科的综合性卒中医疗队伍,明确指出必须加强卒中单元的建设,即使最基础的卒中单元模式也对卒中的医疗有效;加强全球共同防御卒中危害的信念。
在看了文中对世界卒中日的相关常识介绍后,相信大家对于年世界卒中日的宣传主题已经有所了解,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在
专家着重强调,中年人血脂异常、超重肥胖、吸烟、工作压力大、家庭负担重、运动少导致脑卒中年轻化趋势明显。三四十岁人群聚集了中风大部分的风险。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陇德强调,脑卒中是一种可预防的疾病,积极开展生活方式调整,治疗相关危险因素,让各项指标达标是脑卒中一级预防的重中之重。“从预防上看,除了积极治疗相关疾病,及时戒烟、适量运动、保持愉悦心情等生活方式的调整也很重要。”
别轻视:抗凝治疗可有效预防卒中
现在常用的抗凝治疗药物是华法林,华法林使用局限性较大,需要患者定期验血,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来将剂量调整到有效且安全的范围内,同时服用华法林,也会与其它很多药物和食物之间相互作用,这使得很多患者难以坚持用药,抗凝的有效率也就低了。黄立安提醒,采用传统抗凝药物华法林时,需要根据患者的食物和药物调整剂量,首次服用2-3天内必须抽血监测INR(国际标准化比值),如果剂量调整不好,可能影响抗凝疗效甚至增加出血风险。
胡大一说,只要正确掌握药物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并按要求定期监测凝血功能,抗凝治疗的好处远超过出血等并发症的风险。并且现在已有新型抗凝药物上市,新抗凝药物用法简便,不需常规监测凝血指标,也较少受食物和其他药物影响。所以他呼吁,广大医务人员应提高对房颤和抗凝治疗的认知,合理使用华法林和新型抗凝药物。
据悉,许多食物和药物会影响华法林的INR。食物如葡萄柚、芒果、鱼油、绿叶蔬菜、花菜、甘蓝、胡萝卜、蛋黄、猪肝、绿茶、豆奶和海藻等。药物有广谱抗生素(头孢唑啉、红霉素等)、阿司匹林、磺胺类药物、胺碘酮、甲硝唑、西咪替丁、丙咪嗪、甲状腺素、布洛芬、苯海拉明、口服降糖药、利福平、卡马西平、人参和西洋参等。“广东人喜欢用中草药煲汤,如果在服用华法林,尤其需要注意。”黄立安介绍,现在已经有达比加群酯等新型口服抗凝药上市,无需频繁验血监测,比较容易坚持治疗,不过价格也比较贵。
另外,专家还提醒,在规范抗凝治疗的基础上,改变生活方式对于房颤患者远离中风也会有帮助。如戒烟、戒酒、避免饮用有咖啡因的饮料,经常监测自己的血压和胆固醇水平,遵从低盐和低脂的饮食习惯等,合理膳食,加强体育锻炼,杜绝不良生活方式。
研究表明,早期筛查防治,及时发现危险的颈外动脉斑块及房颤,采取早期控制措施,可预防超过70%的脑卒中危险事件的发生。北京晨报记者孔瑶瑶
北京哪里的白癜风医院好白癜风复发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ohdqi.com/zcmbyf/64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