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10月29日为“国际脑卒中日”,以加强人们对中风及相关问题的认识,从而预防中风。尽管近年来脑血管病的诊疗技术已有很大进展,但是由于大部分脑卒中(中风)患者的病理生理过程无法逆转,因此,减少脑血管病经济负担的最佳途径还是预防,特别应强调一级预防。据年全球疾病负担(GBD)研究,超过90%的脑卒中是由于可干预的危险因素所致,超过75%的脑卒中患者可以通过控制代谢和行为风险因素来减少其发生。本文重点介绍脑卒中的20个可干预危险因素的一级预防推荐意见。
《中国脑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介绍了脑血管疾病不可干预和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其中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种族、遗传因素及出生体重。本文重点介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
01
高血压
高血压是卒中最重要的可调节性危险因素。在过去二十年中,高血压导致的卒中在中低收入增加了59%,而在高收入国家则下降了18%。
指南中的推荐意见:
(1)医院建立成年人首诊测量血压制度;30岁以上者每年应至少测量血压1次;积极推荐家庭自测血压或24h动态血压监测,有助于识别白大衣高血压或隐性高血压(Ⅰ级推荐,A级证据)?
(2)推荐进行心脑血管事件发病风险评估,有助于选择启动药物治疗高血压的时机(Ⅰ级推荐,A级证据)?
(3)正常血压高值者(收缩压~mmHg或舒张压80~89mmHg)应促进健康生活方式并每年筛查高血压(Ⅰ级推荐,A级证据);如伴有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糖尿病或慢性肾病者,应给予抗高血压药物治疗(Ⅰ级推荐,A级证据)?
(4)早期或轻度高血压患者首先采用改变生活方式治疗,3个月效果仍不佳者,应加用抗高血压药物治疗?中度以上高血压患者除应改进饮食习惯和不良生活方式外,应进行持续?合理的药物治疗(Ⅰ级推荐,A级证据)?
(5)降压目标:普通高血压患者应将血压降至/90mmHg(Ⅰ级推荐,A级证据);伴糖尿病或蛋白尿肾病的高血压患者应进一步降低至/80mmHg(Ⅱ级推荐,B级证据)?65~79岁老年人可根据具体情况降至/90mmHg,如能耐受,还应进一步降低至/90mmHg(Ⅱ级推荐,B级证据),≥80岁的老人血压一般降至/90mmHg(Ⅱ级推荐,B级证据)?
(6)若能有效降压,各类抗高血压药物均可使用,以降低脑卒中风险?具体药物选择应基于患者特点和药物耐受性进行个体化治疗(Ⅰ级推荐,A级证据)?
02
吸烟
烟草引起的卒中性DALYs(disability-adjustedlifeyear,伤残调整生命年;作为疾病负担的衡量指标,所谓DALY减少是指生命年的丧失或有能力的生命年减少)减少在各个国家的比例无异。年至年间,高收入国家吸烟引起的卒中性DALYs减少下降了约25%,而中低收入国家增加了20%。
指南中的推荐意见:
(1)吸烟增加脑卒中发病风险是明确的?应动员全社会参与,在社区人群中采用综合性控烟措施对吸烟者进行干预,包括:心理辅导?尼古丁替代疗法?口服戒烟药物等(Ⅰ级推荐,A级证据)?
(2)吸烟者应戒烟(Ⅰ级推荐,A级证据);不吸烟者也应避免被动吸烟(Ⅰ级推荐,B级证据)?
(3)继续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主动与被动吸烟危害的认识?促进各地政府部门尽快制定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法规;在办公室?会议室?飞机场?火车站等公共场所严禁吸烟,以减少吸烟对公众的危害(Ⅱ级推荐,B级证据)?
03
糖尿病
高脂血症、高血糖(5.4mmol/L)和高体重指数(23)均与卒中性DALYs减少相关,但后二者引起卒中性DALYs减少在中低收入国家有所增加而在高收入国家有所减少。
指南中的推荐意见:
(1)脑血管病高危人群应定期检测血糖,必要时检测糖化血红蛋白或做糖耐量试验,及早识别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状态(Ⅰ级推荐,A级证据)?
(2)糖尿病患者应改进生活方式,首先控制饮食,加强身体活动,必要时口服降糖药或采用胰岛素治疗?推荐一般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目标值为糖化血红蛋白7.0%(Ⅰ级推荐,A级证据)?
(3)糖尿病患者的血压≥/90mmHg时应开始使用药物降压治疗(Ⅰ级推荐,A级证据);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目标应低于/80mmHg(Ⅱ级推荐,B级证据)?
04
血脂异常
指南中的推荐意见:
(1)在早发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一级亲属中(包括20岁的儿童和青少年),进行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筛查,确诊后应考虑给予他汀治疗;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后的女性应每年进行血脂检查;脑卒中高危人群建议定期(3~6个月)检测血脂(Ⅰ级推荐,C级证据)?
(2)推荐他汀类药物作为首选药物,将降低LDL-C水平作为防控ASCVD危险的首要干预靶点?根据ASCVD风险设定LDL-C目标值:极高危者LDL-C1.8mmol/L(70mg/dl);高危者LDL-C2.6mmol/L(mg/dl)(Ⅰ级推荐,B级证据)?LDL-C基线值较高不能达标者,LDL-C水平至少降低50%(Ⅱ级推荐,B级证据)?极高危患者LDL-C基线水平如果能达标,LDL-C水平仍应降低30%左右(Ⅰ级推荐,A级证据)?
(3)可考虑烟酸用于HDL-C降低或脂蛋白(a)升高的患者,然而其对预防缺血性卒中的作用尚未得到证实,同时还有增加肌病的风险,故应谨慎使用(Ⅲ级推荐,B级证据)?
(4)可考虑贝特类药物用于糖尿病合并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可能降低非致死性心肌梗死,但同时可能会增加血尿酸水平和痛风发病风险(Ⅲ级推荐,B级证据);但其对缺血性脑卒中预防的有效性尚未得到证实,不推荐贝特类和他汀类药物常规联合应用(B级证据)?
(5)可以考虑在给予他汀类药物基础上联合使用依折麦布,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预防脑卒中;对于合并糖尿病或其他高危因素的人可能获益更多(Ⅲ级推荐,B级证据)?
(6)对于不能耐受他汀治疗或他汀治疗未达标的患者,可考虑联合使用非他汀类降脂药物如纤维酸衍生物?烟酸?依折麦布或PCSK9抑制剂,但其降低脑卒中风险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证实(Ⅲ级推荐,C级证据)?
医院张亚芬主任提醒您:预防脑卒中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从生活的方方面面做起,才能拥有健康的身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ohdqi.com/zcmbzl/143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