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订阅哦!
血栓脱落后形成的栓子,通俗地说就是“血块”,它随血液流动,就像是游走于血管内的“杀手”,遇到细小的血管它会像塞子一样,塞住血管的通道,导致相关脏器没有血液供应,使人体运输系统瘫痪,对人体造成严重的威胁,其结果是致命的。
栓子在脑部堵塞血管,导致脑梗或脑卒中。
栓子堵塞肺部血管就是“肺栓塞”
冠状动脉粥样硬血栓化阻塞血管就形成心梗
令人震惊的是,99%的血栓是没有任何症状及感觉的。医院心脑血管专科做常规检查,即使血脂、血压、心电图等一切指标正常,人们却在不知不觉或自以为心脑血管没问题的情况下突然发生病害。
血栓性疾病包括动脉血栓和静脉血栓,动脉血栓相对更常见一些,静脉血栓曾经被认为是少见病,以前一直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
1.动脉血栓
我们最熟悉的心梗、脑梗的根源就是动脉血栓。
目前在心血管病中,出血性发病率有所下降,但缺血性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在持续快速上升,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心肌梗死!
而脑梗和心梗一样,以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死亡率而臭名昭著!
2.静脉血栓
血栓及其栓子是全球前三位的致死性心血管疾病——心肌梗死、脑卒中和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共同发病机制。
前两者的严重程度已被公众广泛了解,虽然静脉血栓栓塞症位列第三大心血管杀手,但遗憾的是公众知晓率却很低。
静脉血栓被称为“隐形杀手”,最可怕之处就在于绝大部分的静脉血栓没有任何症状。静脉血栓形成有三大主要因素,血流缓慢、静脉壁损伤、血液高凝状态。
静脉曲张的患者;高血糖、高血压、血脂异常的患者;长期久坐、久站的人;孕妇等都是静脉血栓的高危人群。
发生静脉血栓后,轻者静脉出现发红、肿胀、发硬、结节、痉挛性疼痛等症状。严重者发展为深静脉炎,患肢皮肤出现褐色红斑,继而紫暗红肿、溃烂、肌肉萎缩坏死,周身发热,患肢剧烈疼痛,最后可能面临截肢。
3.肺栓塞
另外,如果栓子游走到肺,堵塞肺动脉而成肺栓塞,同样会危及生命。
防血栓的关键:就是坚持运动,人要经常“动”,避免经常“静”,世界卫生组织提醒,连续4个小时不运动就会增加患血栓的风险。
所以,要远离血栓及其栓子,就是二个字“运动”,加大加量。
01
长期久坐不动:最容易诱发血栓
过去医学界认为,乘坐长途飞机与深静脉血栓发病关系密切,而最新研究发现,长时间坐在电脑前也已成为发病的一大诱因,医学专家把这种病称作“电子血栓”。
坐在电脑前90分钟以上,会导致膝部血液流动减少50%,从而增加了血栓形成的几率。使用电脑1小时就应该休息片刻,起身走动,伸伸胳膊踢踢腿,活动踝关节,拉伸小腿肌肉。
树立“久坐不动易患血栓”的观念,在生活中改掉“久坐不动”的习惯,是预防血栓必备方法!
02
走路:动起来,从头到脚防血栓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走路是世界最佳运动之一,既简单易行,强身效果又好,不论男女老少,什么时候开始这项运动都不晚。
专家指出,从进化论角度看,步行是人类最好的运动。在预防血栓方面,走路能保持有氧代谢、增强心肺功能,促进全身从头到脚的血液循环,防止血脂在血管壁堆积,防止血栓形成。
走路防血栓,要注意“三五七”原则:
“三”是指每天要步行米以上,且保证30分钟,并坚持做到有恒、有度,同时要注意过分激烈的运动对身体不利。
“五”是指一星期要运动五次以上。
“七”是指运动后心率+年龄=。例如:50岁的人,运动后心率达到次。
03
记住一句话
每天至少快走30分钟,直到身体发热、甚至微微发汗,就达到锻炼效果了。
血栓是最“沉默”的杀手,99%的血栓没有任何征兆!而且血栓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任何时间,严重威胁着生命健康,预防血栓不上身,记住“运动”二字。
◆◆◆◆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ohdqi.com/zcmbzl/14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