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的早期识别与预防
蔡增林:医学博士,博士后,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美国太平洋医疗中心访问学者,江苏省“六大高峰人才”培养对象、江苏省“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连云港市优秀医学重点人才、徐州医学院“振兴计划”青年学术带头人。主要临床和研究方向为脑血管病和神经变性疾病,专家门诊时间为周一全天。
脑卒中在我国的危害非常严重,据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每年公布的人群检测资料显示,全国城乡居民中,脑血管病死亡已跃升为全国死因的第一或第二位。我国现有卒中患者万人,并以10%的速度递增。按照卫生部的数据现在每12秒就有一个中国人发生卒中,每21秒就有一个人死于中风。
主持人:如何判断自己或家人是否有卒中或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如何能避免延误诊治?
蔡增林:每个卒中患者的发病和康复过程均不同,所以,您需要了解的健康教育知识也有所不同。如怀疑自己或家人有卒中,推荐您使用简便的“FAST”评分系统自行评估(插入PPT图片)。
F(Face):您(他)是否能够微笑?是否感觉一侧面部无力或者麻木?
A(Arm):您(他)能顺利举起双手吗?是否感觉一只手没有力气或根本无法抬起?
S(Speech):您(他)能流利对答吗?是否说话困难或言语含糊不清?
T(Time):如果上述三项有一项存在,请您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请将相关医院。时间就是生命,少一分延误,多一分康复!请立即把患者送入有溶栓治疗经验,有条件和能力医院救治。
我们医院是卫生部脑防委及中国卒中学会的卒中中心,常规开展了脑血管造影、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动静脉溶栓治疗,这也使得我们有足够的条件和能力抢救卒中患者,挽救生命。
主持人:脑卒中有这么高的发病率,它会给病人和家庭造成多方面的危害,那么如何预防脑卒中?
蔡增林:脑卒中的预防分为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脑卒中一级预防,是指在脑卒中尚未发生时,是指对其易感和高危人群,包括肥胖者、饮酒过多者等,通过有针对性地改变和减少不利的环境和行为因素,采用非药物或药物干预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脑卒中的发生。二级预防是对已患脑卒中患者采用药物或非药物的措施以预防复发或病情加重。
主持人:已经发生过脑卒中的患者,如何做才能有效预防卒中的复发?
蔡增林:无论是未发生卒中的高危人群和曾经患过卒中患者的预防措施要采取个体化措施,具体来讲要针对每个病人的危险因素采取预防措施(插入PPT图片)。
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分为不可干预和可干预两类:
1.不可干预危险因素
(1)年龄;(2)性别;(3)种族;(4)直系亲属中有过卒中病史。
2.可干预危险因素
(1)高血压;(2)心脏病;(3)糖尿病;(4)血脂异常;(5)颈动脉狭窄;(6)吸烟、酗酒;(7)其他不良生活方式(缺乏体力活动);(8)睡眠呼吸紊乱;(9)肥胖;(10)代谢综合征;(11)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主持人:如何进行高危筛查?发现高危因素后如何处理?
蔡增林:如何做到高危筛查:一方面要加强公众健康教育,让大家认识到卒中的危害,有哪些高危因素,另一方面作为我们医生,医院目前作为连云港地区唯一的脑卒医院,在我们平时的门诊就要做好危险因素评估,如有必要,再做血常规、血生化十项、同型半胱氨酸、凝血四项、血沉、糖化血红蛋白,以及脑血管超声、心电图等检查。查完后如有需要,再做脑血管CT、核磁共振、脑血管造影等。
蔡增林:综合两方面的筛查,确诊为脑卒中高危人群且危险系数较高的病人,要接受药物干预和生活指导,危险系数较低的病人可以只进行饮食、运动方面的调整。这主要还是要遵循医生的建议,每个病人所需要采取的措施不同,确诊为脑卒中高危人群的病人要定期去复查。普通病人3个月一次,接受药物干预的病人则每半个月或1个月一次,医生将根据药物的副作用调整用药。
早筛查,早发现,早处理!(举例)!
总结:(插入PPT图片)时间就是大脑
白癫风区别白癜疯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ohdqi.com/zcmbzz/10696.html